长安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认真落实教育部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精神,不断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全面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着力推进内涵发展,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特制定本方案。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学校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综合改革。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办学传统与特色,立足校情,科学谋划,总体布局,分步推进,重点突破,发挥全校师生员工的主体作用,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持续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卓越科研提升计划”、“卓越人才队伍建设计划 ”。经过未来五年的努力,学科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提升;办学国际化与社会合作进一步推进;学校内部治理体系进一步优化; 以创新激励为导向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健全;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生员工的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构建形成“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和条件支持。一、提升学科建设水平(1)优化学科体系。优化学科布局,拓展学科领域,彰显学科特色,着力建设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的学科体系。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通过调整学科结构,促进学科资源合理配置、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积聚。挖掘学科内涵,凝练学科方向,发挥交通运输、国土资源、 城乡建设三大领域学科群的整体优势和协同效应。主动参照和融入国际高等教育体系, 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持续提升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综合实力,着力提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的整体实力,不断强化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学科的特色与优势。 瞄准国家战略和学科前沿,强化优势学科在国家级人才、团队、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举措。(2)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依托我校学科基础,在相关领域超前部署,促进新兴学科发展。结合我校在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领域的优势,着力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