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2017年真题1.葡萄糖跨肠上皮细胞刷状缘进入细胞的方式是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原发性主动转运D.继发性主动转运2.下列关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叙述,正确的是A.纵管的作用是将电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B.肌膜和横管膜L型钙通道激活C.终池中的Ca2+逆浓度差进入肌质D.Ca2+与肌动蛋白的钙结合亚单位结合3.生理止血过程中促进血小板发生不可逆聚集的主要原因是A.血管内皮受损,PGI2生成减少B.血小板释放ADP和TXA2C.血管内皮受损,内皮下胶原暴露D.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4.与心室肌细胞相比,窦房结细胞生物电活动特征是A.0期去极化速度较快B.静息电位绝对值较小C.0期去极化可被河豚毒阻断D.4期去极化速度较慢5.一个心动周期中,主动脉瓣开始关闭的瞬间是A.等容收缩期初B.等容舒张期初C.快速射血期初D.快速充盈期初6.肺换气的过程是指A.外界环境中的O2入肺泡的过程B.肺泡与外环境进行气体交换C.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D.肺泡内气体不断更新的过程7.能引起气道平滑肌舒张的化学因素是A.组胺B.PGF2αC.乙酰胆碱D.去甲肾上腺素8.下列关于肠吸收脂肪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肪吸收后须与胆盐形成混合微胶粒B.长链脂肪酸须在上皮细胞内重新合成甘油三酯C.胆盐随胆固醇进入肠上皮细胞D.中、短链脂肪酸经淋巴管吸收9.关于食物氧热价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氧热价分为生物热价和物理热价B.蛋白质的氧热价随耗氧量改变而改变C.指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D.指1克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10.正常人摄入K+较多时,肾排K+也增多的原因是A.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K+增多B.近球小管重吸收K+减少C.醛固酮分泌减少D.肾小球滤过率增加11.在尿液的浓缩和稀释调控中起关键作用的体液因子是A.血管紧张素ⅡB.醛固酮C.血管升压素D.心房钠尿肽12.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部位是A.枕叶皮层B.外侧膝状体C.中脑D.延髓13.下列关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突触前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而引起B.性质上属于动作电位,但幅度较小C.重复刺激可发生时间总和D.通过突触后膜K+通道开放而产生14.下列关于肌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肌梭是牵张反射的感受器B.反射的基本中枢位于脊髓C.脊髓横断后,牵张反射永久消失D.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15.生长激素对物质代谢的调节作用是A.促进肝外组织蛋白质合成B.促进肝糖原生成C.促进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D.促进脂肪合成16.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的细胞是A.睾丸精细胞B.睾丸间质细胞C.睾丸支持细胞D.睾丸生精细胞17.蛋白质α-螺旋的特点是A.多为左手螺旋B.螺旋方向与长轴垂直C.靠盐键维系稳定性D.氨基酸侧链伸向螺旋外侧18.下列酶中属于糖原合成关键酶的是A.UDPG焦磷酸化酶B.分支酶C.糖原合酶D.糖原磷酸化酶19.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患者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的原因是A.胆固醇合成原料减少B.类固醇激素合成减少C.胆汁酸的生成增加D.HMGCoA还原酶被抑制20.生物氧化中P/O比值的含义是A.生成ATP数与消耗1/2O2的比值B.分解蛋白质与需要1/2O2的比值C.需要的磷酸与生成1/2O2的比值D.氧化的磷脂与消耗1/2O2的比值21.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指的是A.蛋白质的含量B.蛋白质与脂肪的比值C.蛋白质的吸收速率D.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率22.直接参与嘌呤、嘧啶和尿素合成的氨基酸是A.谷氨酰胺B.天冬氨酸C.丙氨酸D.亮氨酸23.端粒酶的组成成分是A.DNA修复酶+引物B.RNA聚合酶+辅基C.逆转录酶+RNAD.DNA聚合酶+底物24.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转录的相同点是A.都以操纵子模式进行调控B.RNA合成酶相同C.转录都具有不对称性D.产物都需在胞核加工25.热激蛋白(热休克蛋白)的生理功能是A.作为酶参与蛋白质合成B.促进新生多肽链的折叠C.参与蛋白质靶向输送D.肽链合成起始的关键分子26.基因工程中的黏性末端连接指的是A.PCR引物与DNA模板连接B.氨基酸之间的肽键形成C.同一限制酶切位点的连接D.cDNA与RNA形成杂交体27.下列关于蛋白激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底物可以是脂类物质B.可使亮氨酸残基磷酸化C.蛋白质磷酸化后活性改变D.属于第二信使物质28.能够调节血红蛋白运氧功能的物质是A.三羧酸循环产物B.2,3-二磷酸甘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