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杨修之死学生案

杨修之死学生案_第1页
1/2
杨修之死学生案_第2页
2/2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杨修之死学生案 课题杨修之死第一课时编制者李春红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育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三国演义》和罗贯中,掌握课文内容和叙述顺序。 3、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化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4、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重难点 1、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化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难点)2、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重点)学习流程一、课前综艺 1、写作背景《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 72 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2、作者简介罗贯中(约 1330-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他经历了元末社会动乱,曾参加过农民起义,明统一后专心从事文学创作。作品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等小说,另外还有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和一些乐府等。 二、导入新课。 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有过许多鲜活的面容,涌现出许多的人物。我们曾经接触过其中的两位,一位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刘备。人们常说:三国看智,水浒看勇。三国有无数的智者,有被重用的幸运者,也有被埋没甚至残杀的不幸者,今日,让我们共同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共同来关注杨修的命运,并能从杨修的身上得到一些启示。 三、展示目标四、学习导航(一)检测预习庖()官主簿()谮()害绰()刀恃()才放旷麾()军鸡肋()夏侯惇()禀请()主簿()辕门()一合酥()食讫()佯惊()大麓()惑乱()心恶之()伺察()阜()(二)自主学习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整体感知 1、文章记叙的内容是什么?2、文章共叙述了几件事?概括每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说说每个小故事中杨修和 曹操的表现。 3、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杨修之死的导火线是什么?4、理清结构,复述故事要点。 (三)合作探究沟通 1、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用原文回答。 2、你认为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3、你认为曹操杀杨修是否有理? 4、第二部分从记叙的顺序看属于哪一种?本部分与题目有什么关系?补叙(插叙)在本文中的作用是什么?5、课文第三部分内容与题目有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杨修之死学生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