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警务模式的多元化构建农村警务是指立足农村,充分利用乡村治安资源,通过警民、乡镇、村社有机结合,维护农村治安、预防违法犯罪,促进农村乡风文明的警务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进行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在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各种思想、文化交替碰撞下,社会治安稳定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村公安机关传统的警务模式难以适应现状农村警务模式亟须创新变革。尤其是我们新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分裂和反分裂斗争的前沿,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在新疆,分裂和反分裂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非常激烈的。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外各种矛盾问题相互交织的情况下,维护新疆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平安农村建设工程适应了社会协调发展,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平安农村首先应该是治安状况良好的农村。建立起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现代警务体制,寻找新形势下的农村警务模式,是当前警务改革和基层基础工作深入推进的当务之急。构建并实施农村派出所区域一体化警务模式 ,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警务模式改革之路。一、当前常见农村警务模式农村警务模式既是指将警力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治安资源,通过警民、乡镇、村社有机的结合,维护农村治安,预防违法犯罪,确保农村警务机制与体制的有效运用和完整实施所包括的农村派出所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包括派出所的内部结构,实施维护农村治安环境的方案,实施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办案机制,后勤保障,农村警务生存的一套方式方法。在当前新疆反恐维稳的新形势下,新疆农村民警的主要职责应为反恐维稳和治安管理两大类。目前农村实行的是突击救火型警务模式和坐诊式警务模式。突击救火型警务模式指基层派出所对农村的治安维护主要放在事后处置上,缺乏对农村治安防控体系的总体把握,导致效率低下。从工作职责和警力分布看,农村派出所职责重大,警力严重不足。派出所的工作繁杂。派出所不仅要打击违法犯罪,查处和侦破各类刑事、治安案件,还要负责各类纠纷的调解,落实各项公安基础工作,如人口管理,重点对象帮教、邪教、非法组织的监控、帮教、转化等。甚至个别地方党委政府还要求民警参加收税、计划生育等非警务活动。农村各所现有警力已与其所担负的任务明显不相适应。派出所的工作基本上处于疲于应付的境地,有的甚至连应付都应付不过来,更谈不上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