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治方法 第一节沥青路面病害定义及分类分级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破损定义 沥青路面病害的类型主要有坑槽、松散、拥包、翻浆、沉陷、泛油、车辙 、网裂、龟裂等,根据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法律规范》(JTJ073.2—2024)中规定,各种沥青路面病害定义如下: 1 坑槽:路面破坏成坑洼状,平均深度大于 1cm,面积在 30cm2 以上。 2 松散:路面结合料失去粘结力,集料松动,面积在 0.05m2 以上。 3 拥包:路面局部隆起,平均高度在 1.0cm 以上。 4 翻浆:路面、路基湿软出现弹簧、破裂、冒浆现象。 5 沉陷:路面、路基有变形,路面下凹,平均深度在 1.5cm 以上。 6 泛油:高温季节路面沥青被挤出,表面形成薄油层,行车出现轮迹。 7 车辙: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深度在 1.0cm 以上的纵向带状凹槽。 8 龟裂:缝宽 3mm 以上或缝距 10cm 以内,面积在 1m2 以上的块状不规则裂缝。 9 网裂:缝宽 1mm 以上或缝距 40cm 以内,面积在 1m2 以上的网状裂缝。 二、沥青路面破损分类分级 沥青路面破损受到路面类型、环境因素、地理位置、气象条件、交通荷载 、材料条件、排水条件、施工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病害产生的破坏机理和发生原因也不尽相同,有时是一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有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总体上讲路面破损分为二大类:结构性破损和功能性破损。 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损分析 (一)、结构性破损 结构性破损是由于路面各层或某一层的承载能力降低引起的,对于半刚性路面的结构破坏通常是由于整体性半刚性材料层底面拉应力超过容许值产生的,其结构层底面拉应力引起的疲劳破坏首先从底基层底面开始,并逐渐向上延伸,接着半刚性基层产生疲劳破坏,反映在沥青表面层上往往是裂缝的产生,特别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是横向裂缝,最后导致整个路面结构层结构性破坏。 1、局部裂缝:局部裂缝一般是路面使用 3-5 年后发生的,其表现多是细线状裂缝,引起局部裂缝的原因可归纳为基层或路基的压实度不均匀、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及局部材料质量等问题。严重的局部性裂缝将导致结构性的破坏。 2、车辙:车辙是在道路横断面上由于车辆轮胎反复行使久而久之产生的一种路面沉陷现象。产生车辙的原因可归纳为重载交通的作用、渠化交通和路面材料质量低下等。 3、桥头跳车:桥头跳车现象发生在桥和涵洞等构造物与路面交接的部位,是由于路面材料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