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了《矛盾论》的读书笔记阅读了《矛盾论》的读书笔记1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毛泽东在其著作《矛盾论》的开头这样写道。那么,具体该怎样来认识矛盾法则呢?毛泽东认为我们要了解以下几个问题:两种宇宙观 ; 矛盾的普遍性 ; 矛盾的特殊性 ; 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两种宇宙观一种是形而上学,是唯心论的宇宙观,就是以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如果有变化,也是数量的增减或者是场所的变更, 而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主要来自于事物的外部因素而非内部因素。因此,该观点不能解释质的多样性,不能解释质变现象 ( 教条主义者即持此种观点) 。另一种是唯物辩证法,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其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该观点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而一种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和影响是事物发展的次要原因。单纯的外因只能引起事物的机械运动,即数量的增减、范围的大小,不能说明事物何以有性质上的千差万别及其相互变化。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与所有的事物之中,矛盾的存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有两方面意义: 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二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不同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不一样,都带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一种矛盾区别于其它矛盾的根据,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当中。不同质的矛盾必须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正如列宁所说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事物的认识过程有两个:从特殊到一般(认识阶段 ),再从一般到特殊 ( 应用阶段 ) ,这两个过程循环往复就是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扩展、不断提高的过程。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要做到客观、全面( 矛盾的双方都要研究 )和深入。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矛盾的特殊性会有所改变, 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的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研究,才能提出解决矛盾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且只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我们所要做的就是, 要抓住主要矛盾。 而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必有一个是主要方面, 主要由它决定着矛盾的发展方向。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转化推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