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阎学通:权力中心转移与国际体系转变2013-1-24 阎学通 | 《当代亚太》摘要 :世界权力中心转移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长久课题。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东亚国家的学者提出了世界中心向亚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转移... 世界权力中心转移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长久课题。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东亚国家的学者提出了世界中心向亚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转移的看法,其主要依据是当时日本和 “亚洲四小龙 ”(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中国香港)的经济快速增长。三十年过去了,当年持这一看法的许多学者现已辞世,在有生之年未能看到其所希冀的世界中心转移。进入21 世纪,伴随着中国的崛起,有关世界中心转移的话题又开始引起学界的关注。本文讨论的问题是:世界中心在21 世纪将向何处转移?此次中心转移是否会带来国际政治的体系变化?中国应如何利用此次世界中心转移的历史趋势?一、世界中心在21 世纪向何处转移?随着 “金砖国家 ”概念的出现以及 20 国集团( G20)峰会的建立,有关世界中心转移的讨论在媒体和学术界逐渐增多。然而,人们对世界中心向何处转移的看法却不尽相同。例如,阿根廷学者认为,世界中心是由西方向东方和由北方向南方转移。中国一些学者则认为,世界经济中心正在向亚洲转移。而中国外长杨洁篪在墨西哥回答记者提问时则指出:“目前国际上确实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世界的权力重心正在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我并不认同这一观点。”笔者认为,人们对世界中心向何处转移的认识之所以不同,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明确的有关世界中心的客观判断标准。(一)世界中心的判断标准国际政治的地缘中心不是由其自然地理位置所决定的,而是由该地区国家的实力决定的。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H.J.Mackinder)在 1919 年出版的《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一书中提出:“谁统治了东欧,谁便控制了‘心脏地带 ’;谁统治了 ‘心脏地带 ’,谁便控制了 ‘世界岛’;谁统治了 ‘世界岛 ’,谁便控制了世界。 ”然而,历史经验并不支持这一判2 / 15断。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一度控制了东欧,但未能主宰世界,结果是德国分裂成东德和西德两个国家。冷战时期,苏联控制了东欧,也未能统治世界,最终苏联解体为 15 个国家。冷战结束后,欧盟东扩吸纳了东欧国家,但欧盟不但未能因此而强大,反而导致了欧盟一体化进程停滞不前,致使欧元区面临解体的危险,甚至出现世界中心从欧洲向其他地区转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