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析《焚鹤人》中自传性抒情散文的艺术构思浅析《焚鹤人》中自传性抒情散文的艺术构思 内容摘要:余光中在他的散文集《焚鹤人》中共收集了 19 篇散文和 1 篇后记,包括批判散文和自传性抒情散文。后者在这部文集中占了将近 1/3,作者以虚实相济、情景相生的意境创设笔法,融汇感性与知性,结合节奏优美的语言文字,将自身经历与情感感悟缓缓道来,制造出读来令人身心愉悦的文章。 关键词:余光中 《焚鹤人》 自传性抒情散文 艺术构思 余光中的散文集《焚鹤人》,题目来自于其中的一篇散文,意思是焚鹤之人。后记中,作者指出此文集包括了批判散文和作者所谓的“自传性的抒情散文”。 自传性抒情散文,叙述作者自己的生平事迹、日常生活、著作等,抒发感受与感悟,表现情感与意愿,具有于平凡中展现奇妙的文学特性。“对于人生与自然能巨细都谈,虫鱼之微小,谣俗之琐屑,与生死大事同样的看待”,臀余“用闲谈式的文章阐明一个见解、推断或经验以及情感”。 一.虚实相成、情景相生的意境构思 散文创作如同诗歌,离不开意境这一审美属性,即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交织融汇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表现为虚实相成、情景相生和发挥想象的特点,使人身临其境的同时得到审美愉悦。 余光中在《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的自序中说过:“散文可以向诗学一点生动的意象、活泼的节奏,和虚实相济的艺术”。《下游的一日》中,生日那天,主人公“他”在河流下游的女子大学里发表演讲。现实中,“他听见自己的声音,经过麦克风放大而显得有些变质的自己的声音”,带着一点江南腔朗诵作品。期间,他发现有人出神在看窗外,“那是一双年轻的眼睛,里面有许多水,水面有很多光”。演讲结束后,学生散开,一位修女带领他参观大学,讲述建筑的特色。现实之外,他思考双眼兽与百眼兽,回忆起有灵气和个性的人们,在美国的留学和小时候的逃难。这是过去岁月的一部分,是记忆的上游,流着、吹着的是过去的水声和风声,在那里有亲人朋友、敌人对手,而现处在人生与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河流下游的他,只能做以回溯的姿势。这是演讲者身处的“实”和思维发散的“虚”具体的分类综合。 偏向小说的散文《焚鹤人》也可见一斑。文章以主人公放风筝的经历展开。现实中,自己花三个下午做白鹤风筝,在三位女儿热切期待中尝试放飞,奈何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女兒雅雅,都以失败告终。这与回忆里的场景何其相似。童年在四川的他,在舅舅的指引下尝试放白鹤风筝。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