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析新旧准则下套期保值会计处理浅析新旧准则下套期保值会计处理 赵桂香 顾欣 摘 要: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促进衍生品市场不断进展、衍生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套期保值手段不断增多,从而企业的风险管控意识也不断加强。原准则逐渐不能满足企业风险管理和进展的需求,新套期会计准则——20XX《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保值》应运而生。为此,就新套期準则的相关内容与原准则进行对比,旨在对套期业务中风险管理实务进行探讨。 关键词:套期保值;新旧会计准则;会计实务 一、新旧套期会计准则对比 (一)套期工具与被套期项目 新准则扩大了可被指定为套期工具的范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项目也可以被指定为套期工具,但是要除去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旧准则中,套期工具范围较为狭窄,套期工具为衍生工具的主要有远期外汇合约、期权、期货,套期工具为非衍生金融项目的只包括外汇风险。 新准则扩大了可被指定为被套期项目的范围,尚未确认的确定性承诺、已确认的资产或负债、极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以及境外经营净投资的项目个体、项目组合或者项目组合中的组成部分均可被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二)套期有效性评估 新准则降低了对套期有效性测试的要求,取消了旧准则中套期开始及持续评估过程中必须保持 80%~125%高度有效的严格定量标准,同时引入套期比率,运用套期业务中套期工具实际数量与被套期项目数量之比这种定性的套期方法开展套期有效性评估,更加强调预期的有效性评估。其定性的套期有效性评估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被套期工具和套期项目应当具有经济关系,在面临相同被套期项目风险时,其价值变动方向相反;价值变动中,信用风险的变化不是主要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影响因素;套期工具所含风险与被套期项目的失衡不应由套期比率反映。此外,套期比率失衡的情况下,套期关系的风险管理目标未变时,应调整被套期项目或套期工具的数量使套期关系再平衡。 (三)套期关系再平衡 新准则中引入了再平衡机制,当套期关系由于套期比率发生变动不再符合套期有效性的条件时,企业可以对套期关系中的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数目进行调整,使其重新达到套期评估有效性的标准,而非终止套期关系,但前提是套期关系的风险管理目标不变。若再平衡后仍不满足套期有效性的条件,企业需终止套期关系。旧准则中,若套期关系不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