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c课后答案【篇一:同济大学数据库第3章习题】选择题1.“已知一个老师可带多个研究生,一个研究生只能有一个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实体与研究生实体之间的联系是b。a.1:!b.1:nc.n:md.无直接联系,但有间接联系2.数据库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是基于e-r模型的数据库系统。a.dbtg系统b.ims系统c.sqlserverd.没有3.消除了部分函数依赖的1nf的关系模式,必定是a.1nfb.2nfc.3nfd.bcnf4.消除了传递依赖的关系模式。必定是。a.1nfb.2nfc.3nfd.bcnf5.关系模型中的关系模式至少是a.1nfb.2nfc.3nfd.bcnf6、设有关系r(s,d,m),其函数依赖集f={s→d,d→m}。则关系r至多满足(b)。a.1nfb.2nfc.3nfd.bcnf二、填空题1.关系模型中,实体之间联系是用2.实体联系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主要用于3.有库存管理数据库,含有2个表,零件(编号,名称,规格,数量,仓库),仓库(仓库号,面积,地点,负责人),一种零件只存放在规定的某个仓库中,一个仓库可存放多种零件,零件表的主键是编号,外键是仓库号;仓库表的主键是仓库号,外键是,要么等于仓库表中某个元组的仓库号值。4.1nf、2nf、3nf、bcnf之间包含关系是5.对一个不好的关系模式的分解可以有多种,但必须要保证分解后的关系模式与原来等价,为此模式分解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是无损连接性和保持函数依赖。三.简答题1.数据库设计主要有哪几个阶段?说明各阶段的主要工作。答:1)需求分析: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需求和处理需求)。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通常方法是建立e-r模型。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将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5)数据库实施阶段:设计人员利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和主语言根据逻辑结构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数据库投入运行后,运行过程中不断对其评价。调整与修改。2.什么是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请解释1nf,2nf,3nf的含义。答:规范化是指:一个低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通过模式分解转换为若干高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的集合的过程。(1)1nf:若关系r的每个分量都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则称r属于第1范式的,简记为r1nf∈。(2)2nf:若r1nf∈,且每一个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键,则r2nf∈。(3)3nf:若r1nf∈,且不存在非主属性对于键的传递函数依赖,则称r3nf∈。四、分析设计题1.考察校图书馆工作,一般需要管理和掌握读者信息、图书信息、图书借阅情况、出版社的相关信息。数据之间联系是:一个读者可以借多种图书,一种图书可为多个读者借阅;一个出版社可以出版多种图书,而一本书仅由一家出版社出版。请为图书管理系统建立e-r模型。2.一个教师任课管理系统中需要了解:教师基本信息、任课信息、科研信息、教师所属的部门信息。这些数据之间有如下联系: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为多个教师讲授;一个教师可以有多个科研成果,而每项科研成果可由多人共同完成,但区分名次,如第1完成人、第2完成人等;一个部3.试将(1)、(2)小题中建立的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并标出各关系模式的主键。答:第1小题转换为关系模型:图书(图书编号,书名,作者,库存量,出版日期,出版社编号)出版社(编号,名称,地址,电话)读者(图书证号,姓名,性别,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借阅(图书编号,图书证号,借阅日期,还书日期)第2小题转换为关系模型:部门(部门编号,部门名,负责人,地址)教师(工号,姓名,性别,职称,部门编号,入部日期)课程(课号,课名,学分,学时)任课(工号,课号,学期学年)科研(编号,名称,预算,开始日期,完成日期)研究(工号,科研编号,名次)4.*已知有关系模式:教师(工号,姓名,科研项目,完成日期,所属部门,办公地点),其中,一个教师可以参加多个项目,一个项目可由多个教师合作完成,一个教师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有一个固定的办公地点。试解:①判断该模式是属于第几范式?为什么?②具有哪些不好的性质?为什么?③利用分析法,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