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84 — 1995 霍乱是由 01 群和 0139 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的甲类传染病,也是当今三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中最严重的一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的规定,制定本病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霍乱的诊断标准,对病人、 疫点、 疫区的处理原则等,并推荐了对霍乱的病原学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霍乱弧菌的鉴定和分型方法以及对病人的补液疗法等。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卫生防疫、医疗保健机构对由01 群和 0139 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的诊断和处理。2 诊断原则根据夏秋季节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腹泻,伴有呕吐,从粪便或吐泻物检出01 群或0139 群霍乱弧菌或血清检查对01 群或 0139 群霍乱弧菌的抗体有明显升高者予以诊断。病人的临床症状可由轻度到重度不等。3 诊断标准3.1 疑似霍乱诊断标准a.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 )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b.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具有上述项目之一者诊断为疑似霍乱。3.2 确定诊断标准a. 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01 群或 0139 群霍乱弧菌阳性;b. 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霍乱典型症状(见 3.1a),粪便培养 01 群和 0139 群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他原因可查者;c. 在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作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集试验呈4 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测定呈8 倍以上增长者;d. 在疫源检查中, 首次粪便培养检出01 群或 0139 群霍乱弧菌前后各5 天内有腹泻症状者。临床诊断:具备b。确诊病例:具备a 或 c 或 d。4 临床分型标准4.1 轻型仅有腹泻症状,极少伴呕吐,大便一天少于10 次,大便性状为软便、稀便或黄水样便,个别患者粪便带粘液或血,皮肤弹性正常或略差,大多数患者能照常进食及起床活动,脉搏、血压、尿量均正常。4.2 中型腹泻次数一日10~20 次,精神表现淡漠,有音哑,皮肤干而缺乏弹性,眼窝下陷,有肌肉痉挛,脉搏细速, 血压 (收缩压 )儿童< 9.33kPa(<70mmHg) ,成人 12~9.33kPa(90~70mmHg) ,尿量每日< 400mL ,脱水程度相当体重儿童为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