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在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青少年如何在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青少年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尹彬摘要:文化,特别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在人类历史中,文化,文明正是通过教育这种社会遗传方式延续下去,又借助人们的不断创新而造成变化,由量变的积累和积淀,而导致质的飞跃、从而形成在质上明显不同的进化着的文化、文明的历史。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正是这一传统文化的力量滋养着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推动着中华民族向前发展,也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我们当然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正确运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青少年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往活动中所积累和积淀下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 历史悠久、 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一)、道德重建需要中国传统文化。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道德缺失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极为严重的问题。因此必须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传统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为基础,树立道德基本规范,加强道德建设,营造讲良心、讲诚信、讲责任的道德氛围。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培育具有时代精神、深入人心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腐败行为的土壤。(二)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社会关系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之一。儒家最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希望通过一定的制度规范,促使人们之间、国家之间维持相互包容、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