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总结第一章 绪论食品毒理学: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 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 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 和评定食品的安全性的科学。主要研究对象:有毒有害物质(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等)、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转基因食品和食品中天然成分。主要任务:研究食品中化学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毒性作用,是评价食品的安全性、制定相关食品卫生标准的基础。主要研究方法:动物体内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化学分析、风险评估和安全限量制定第二章 食品毒理学基础1、毒物 :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2、毒性、毒性分级:毒性: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3、毒性作用: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发生生理生化机能异常或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的反应。毒性作用分类 :( 1)变态反应、( 2 )特异体质反应 (3) 速发与迟发性作用 (4) 局部与全身作用 (5) 可逆与不可逆作用(6) 功能、形态损伤作用4、生物学标志,种类生物学标志是指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背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性生物学标志毒物举例: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苯可抑制造血功能,导致贫血;强酸、强碱可引起局部的皮肤粘膜的灼伤等Al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效应和反应的区别:效应 (effect)——涉及个体,量反应。可用一定计量单位表示其强度。反应 (response)——涉及群体,质反应。百分率或比值表示2、剂量 - 反应曲线常见类型? 1 )、直线 :正比例,少见,一定剂量范围内。剂量增加,强度增加。正比2)S 形曲线:常见,慢 - 快-慢。对称和非对称,后者常见低剂量范围内,剂量增加,强度增加较为缓慢3)、抛物线:先升高后降低。取对数成直线。在较低剂量时, A 物质的危险性较大,而在较高剂量时, B 物质的危险性较大。3、联合毒作用类型毒理学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交互作用称为联合毒作用。联合毒作用:非交互(相加,独立)、交互(协同,拮抗,增强)分类:相加作用 :靶器官相同, 1+1=2 独立作用 :靶器官不同协同作用 :1+1>2 拮抗作用: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