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食 用 菌 的 光 合 作 用河南省鲁山县华光食用菌化学经营部任岛峰2 摘要:光合作用不是绿色植物的专属。食用菌的光合作用现象具有广泛和普遍性。每产生1000 克子实体,光合作用在500 克以上,没有光合作用,不会产生子实体。食用菌菌丝的喜光、喜湿、排氧特性是光合作用的最初表现。屡见诸媒体报导的超大平菇、超大灵芝是食用菌光合作用的佐证。子实体中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均为光合作用物质,不能从基质中吸收。关键词: 食用菌、光合作用3 自 1648 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 ·蒙特( Ven ·Helmont)把一棵 2.5 千克重的柳树苗栽种到木桶里,用纯净雨水浇灌树苗,五年后,否定了自己“水分是植物体建造自身的原料 ”的论述观点。到 1773 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列( J ·Priestley.1733— 1804)发现植物光合作用, 后来,荷兰科学家英格 ·豪斯(J ·Lngen— housz)的实验再现成功,经过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历时一百多年,植物的光合作用才终于被人们发现。至今,光合作用被认为是绿色植物的专利。可是,作者经过10 年努力,发现证实,光合作用不只是绿色植物所专有,会产生子实体的大型真菌也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近年来,屡见诸媒体报导的野生超大平菇、 超大灵芝,为食用菌光合作用提供大量佐证,是食用菌光合作用的具体体现。作者从事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已近二十年,为提高生物转化效率,防止杂菌感染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和实验,调研足迹已涉及全国十五个省区,搜集大量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食用菌的光合作用,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其光合作用十分明显,对提高生物转化效率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的出人意料。现将 6 组调查数据列表于后):例序数据来源类别栽培方式时间菌袋规格W2 W3 G1 A2 超W2% 光合作用比重%备注1 吉林延吉黑木耳挂袋 2009.6 17 ×33 980 1150 650 500 17.35 51.51 万袋平均2 黑龙江东宁黑木耳地栽 2007.6 17 ×38 1400 1745 780 965 24.64 55.65 大赛现场单袋3 河南鲁山黄背木耳挂袋 1998.6 20 ×45 2450 3360 1010 2250 37.1 67.91 万袋平均4 河南鲁山黑木耳地栽 2009.6 17 ×38 1000 1200 650 550 20 57.14 单袋5 河南鲁山银耳挂袋 2009.6 19 ×43 1700 2110 1170 813 17.89 52 万袋平均4 6 河南鲁山平菇挂袋 2007.6 20 ×45 1740 2150 1070 108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