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地球的运动第一节地球的自转【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选择性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开篇第一节,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是较难的一节内容。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一是介绍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况。这部分内容讲解了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速度。二是讲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也是三个方面,昼夜交替、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和时差的产生。第二部分是难点也是重点,是着重讲解的部分。【教学目标】区域认知:结合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对比不同地区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表现。综合思维:结合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分析地球自转的三要素——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地理意义,形成空间想象能力。地理实践力:通过参观当地天文馆,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人地协调观:掌握地球自转在方向、周期、速度及意义等方面的特点及其规律,养成你们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1. 地球自转的三要素——方向、速度。(重点)2.地球的自转的三大地理意义。(重点)3.地球的自转的三大地理意义。(难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案。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教学过程】主要环节师生活动与时间新课导入【老师】第一节地球的自转(板书)1【老师】展示:核心素养目标区域认知:结合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对比不同地区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表现。核心素养综合思维:结合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分析地球自转的三要素——方向、速目标展示度和周期以及地理意义,形成空间想象能力。地理实践力:通过参观当地天文馆,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人地协调观:掌握地球自转在方向、周期、速度及意义等方面的特点及其规律,养成你们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老师】一、地球自转(板书)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地轴:地球的旋转轴。永远指北极星方向。【老师】边讲解,边展示图画【学生】听讲、做笔记【学生】阅读 P3 傅科摆【老师】讲解,展示动画新课展示【学生】听讲、做笔记【老师】2、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板书)恒星日:天空中某一恒星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恒星日:地球自转 360˚,时间 23 小时 56 分 4 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太阳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太阳日:地球自转 360˚59ʹ,时间 24 小时。太阳日是昼夜更替周期。【学生】听讲、做笔记【老师】讲解,展示动画【学生】活动,P4。比较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差异。2名称地球自转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