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教育学科导学案教师:谷松学生:日期:2013 年5 月日时段:课题学情分析学习目标与考点分析比例尺、面积变化、确定位置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2、使学生在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自主发现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1、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2、比例尺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方法图上距离,比例尺有两种形式: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实际距离1)后,放n3、把一个平面图形按照一定的倍数(n)放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大(或缩小)后与放大(或缩小)前图形的面积比是n²:1(或 1:n²)。讲练结合个 性 化 辅 导 过 程典型例题:例 1、(认识比例尺)王伯伯家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 40 米,宽 30 米。把这块菜地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画在平面图上长 4厘米,宽 3 厘米。你能分别写出菜地长、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吗?分析与解: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先要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40 米 = 4000 厘米 3 厘米 = 0.03 米40.03311 = = =400030300010001000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 比例尺或图上距离 = 比例尺实际距离1,仍读作 1 比 1000。1000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 1:1000,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1:1000,也可写成点评:求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题目。做的时候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末尾 0 的问题:一是米、千米化成厘米的时候要在米、千米那个数的末尾加上2、5 个 0;二是在求比例尺的结果时要注意0 的个数。多数一数、想一想,是不会有错的。例 2、(对比例尺的理解及比例尺的两种表示方法)比例尺1:1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几?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多少倍?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分析与解:比例尺 1:1000 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1000 倍,图上 11000厘米的距离代表实际距离 1000 厘米,即 10 米。像形如 1:1000 这样的比例尺叫做数值比例尺。比例尺 1:1000 还可以这样表示0 10 20 30 米,这是线段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