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辩论式教学初中语文教学需要改革,需要注入课堂活力,辩论式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就辩论式教学的特点、分类、实施和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通过辩论式教学的研究,让初中语文课堂焕发生机。一、辩论式教学的特点所谓辩论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辩论式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 以问题为纽带首先,教师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设置辩论,引发学生思考。其次,学生从问题辩论中获取知识。例如八年级课文《我的叔叔于勒》,学生们对菲利普夫妇的看法有所不同,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个辩题:“菲利普夫妇的行为是十恶不赦的,还是情有可原的?”学生们针对这一辩题开展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们越发清晰地意识到,是一种金钱至上的社会观念导致菲利普成为淡漠亲情的自私小人,他们的行为情有可原,但是我们还是要鄙视这种行为。以问题为纽带,可以解决课文的疑难问题,并且串联起整篇文章的前因后果,使学生的思考更全面,更深入。语文教材给辩论式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辩论题材,为辩论式教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 以学生为主体辩论式教学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智力活动的过程。学生在课前主动查找资料,在课中主动参与辩论,在辩论中培养了思考、分析、判断和表达等能力。辩论式教学不仅旨在获得正确的答案和结论,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实际机会,使学生能进行学习的自我体验。这种学习上的自我体验是极其宝贵的,它能使学生意识到自我力量的存在,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并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3. 以和谐关系为基础辩论式教学把学生看成是认识活动的主体,要求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以形成亲切、民主、融洽、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学民主直接、深刻地反映了辩论式教学的精神实质,它是师生有效地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实现“教学相长”的重要保证。没有民主,师生之间缺乏真诚的交流与合作,也就谈不上辩论式教学了。4. 以激发兴趣为宗旨辩论式教学通过问题的争辩,造成知识的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做到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励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开的真理感到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