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_第1页
1/9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_第2页
2/9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_第3页
3/9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概述】泌尿系感染(ruinarytractinfection)简称尿感,是由细菌直接侵入尿路而引起的炎症。感染可累及上、下泌尿道,因定位困难统称为尿感。症状上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前者起病急,症状较典型易于诊断。慢性及反复感染者可导致肾损害。小儿时期反复感染者,多伴有泌尿系结构异常,应认真查找原因,解除先天性梗阻,防止肾损害及瘢痕形成。【诊断】典型病例根据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可确诊。年长儿症状与成人相似,局部排尿症状明显,故较易诊断。但婴幼儿期排尿症状多不明显,极易误诊,应对原因不明发热病儿反复查尿,争取在用抗菌药物治疗前进行尿培养、细菌计数及药物敏感试验。凡已确认为本病者,应进一步初次感染还是复发,是上尿路还是下尿路感染,是否存在尿路结构异常。小儿尿感定位多较困难可参考临床症状、肾功能及尿常规检查进行鉴别。【治疗措施】本病治疗关键在于积极控制感染、防止复发、支除诱因、纠正先天或后天尿路结构异常,防止肾功能损害。1. 一般治疗急性感染时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勤排尿,减少细菌在膀胱内停留时间。女孩应注意外阴部清洁,积极治疗蛲虫。2. 抗菌疗法应早期积极应用抗菌物治疗。药物选择一般根据:①感染部位:对肾盂肾炎应选择血浓度髙的药物,而下尿路感染则应选择尿浓度髙的药物如呋喃类或磺胺;②尿培养及药物敏感结果;③肾损害少的药物。急性初次感染经以下药物治疗,症状多于 2〜3 天内好转、菌尿消失。如治疗 2〜3 天症状仍不见好转或菌尿持续存在,多表明细菌对该药可能耐药,应及早调整,必要时可两种药物联合应用。(1) 磺胺药:因其对大多数大肠杆菌有较强抑菌作用,尿中溶解度髙,不易产生耐药性,价格便宜常为初次感染首选药物。常用制剂为磺胺甲基异恶唑(SME),多与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TMP)联合应用(即复方新诺明 SMZco)。其剂量为 50mg/(kg・d)分 2 次服。一般疗程为 1〜2 周。为防止在尿中形成结晶应多饮水,肾功能不全时慎用。(2) 吡哌酸(pipemidicacid,PPA):对大肠杆菌引起的尿感,因其尿排出率髙,疗效显著。适用于各种类型尿感。用量 30〜50mg/(kg・d),分 3〜4 次口服。副作用少,可用轻度胃部不适。幼儿慎用。(3) 呋喃坦啶:抑菌范围广,对大肠杆菌效果显著,不易产生耐药性。剂量为 8〜10mg/(kg・d),分 3 次口服。易致胃肠反应,农宜在饭后服用。亦可配合 TMP 使用。对顽固性感染需 3〜4 个月连接治疗时更宜选用呋喃坦啶。(4)氟哌酸;为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