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例 1:如何读懂诗歌——走好鉴赏诗词的第一步读诗如读人。读一首不曾谋面的诗歌,就如同见一个陌生人,读诗的过程,完全可以看成是你和这个人交往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又快又准确地了解他呢?一、怎样算是读懂诗歌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如何明白浅层意思?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明确题材——送别诗、羁旅诗、边塞诗、闺怨诗、田园诗、怀古诗、隐逸诗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大意:(我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摇荡起(远方的)天空。襄阳风光美丽,(似乎想要把我)留下,与山翁共谋一醉.2、领会深层意思,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 分)答: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4 分)答: “ 浮 ” 和 “ 动 ” 。 “ 浮 ” 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 , “ 动 ” 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4 分)答 : 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二、读懂诗歌的方法技巧1、品标题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题材等)。题目是诗词的眼睛,它往往直接揭示了诗词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和主旨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例 2: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解读】此诗题中的“冬至 ” 表时间, “ 邯郸 ” 表地点, 且与“冬至”点明了特定的背景,是说冬至佳节时自己仍客居邯郸,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