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课堂教学根据最近一段时间对“泰州师说”培训视频的认真学习,我觉得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有着这样的区别:定性研究是指,将问题的性质阐明,但不能量化,也就是不能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量化的研究。也就是说,定性研究的结果只能做为大方向上的一种研究,无法再进行更深入的量化。而定量研究,则必须将问题数学化,通过数字结果比较直观的看出研究的意义。定量研究是一种事实判断,它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的。实证主义源于经验主义哲学,其主要观点是:社会现象是独立存在的客观现实,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评价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是相互孤立的实体,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必定存在内在的逻辑因果关系。量的评价就是要找到、确定和验证这些数量关系。定性研究主要是一种价值判断,它建立在解释学、现象学和建构主义理论等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其主要观点是:社会现象不像自然现象那样受因果关系的支配,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着本质的不同。那么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定量研究课堂教学,就是用数字统计,对课堂教学教学给予直观的研究结论,用事实说话,用分析说话。而定量研究课堂教学,就是将课堂教学中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学生作业、课堂生成等给予一定的评估,是不能用数字去进行统计的一种研究。简要谈谈你对留守儿童心理障碍的认识。通过最近一段时间“泰州师说”培训视频的学习,我认为留守儿童心理存在着这样的三大障碍:第一, 性格孤僻。这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第二,情绪冲动。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 16 周岁以下,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情绪欠稳定,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造成情绪失控和冲动。他们还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行为。有些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也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严重者往往还有暴力倾向。第三,认知迷茫。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爸妈没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他们,导致情感隔膜。他们难以树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