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 2.7《海豚与声呐》教学设计课题海豚与声呐单元2学科科学年级51.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了解超声波回声定位和无线电波反射定位的原理。学习2.通过阅读和对比,发现海豚探路、声呐、B 超、雷达的工作原理。目标3.在“海豚捉鱼”的游戏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模拟活动的特点。4.分工合作,提升团队合作意识。重点了解海豚活动以及捕食的工作原理。难点团队合作,完成游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你在哪见过海豚?海豚在做什么?预测:在动物园里、电视、书籍上看到海豚表演:跳圈、摇呼啦圈、高空顶球等。2、聪明、优雅、顽皮,海豚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动物。然而,谁会想到生活在海洋里的海豚却被称为“天生杀手”。播放视频。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一、科学家研究海豚探路秘密的实验1、人们在水池里插上金属棒,海豚游动时绝不会碰到;即使被蒙上眼睛,照样畅游无阻,还能准确捕捉猎物。这说明了什么?明确:海豚探路不是依靠视觉。2、20 世纪 60 年代,生物学家诺里斯发现,把海豚的前额蒙住,它在水下就像瞎子一样,到处乱撞。说明海豚探路与前额有关。海豚的一个鼻孔是封闭的,埋于皮下。声波就是靠这封闭鼻孔发生震动产生的。发声时,声波通过头部额隆发射出去。反弹回来的声波,将通过下颌骨骼组织传送到内部耳朵,从而感知声波。学生活动回答观看视频,回答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回答阅读二、模仿海豚用嘴巴和耳朵相配合捕捉小鱼认识材料1、材料准备小鱼头饰、海豚头饰。2、游戏规则①在一块空地上画一个大圈,4~5 人一组,一人蒙做游戏上眼睛扮演海豚,其余同学扮演小鱼。②“海豚”一边快速移动一边说“小鱼”,“小鱼”知道海豚探路不是依靠视觉。理解海豚回声定位原理。们只能在圈内脚跟碰脚尖地移动,并且都要发声回应。③“海豚”捉到“小鱼”后,互换角色,继续游戏。3、温馨提示◆“小鱼”只能缓慢移动,不能移动太快。◆游戏中不能疯闹,不能乱讲话。4、讨论:游戏中各种角色在模拟什么?蒙上扮演海豚同学的眼睛:在海中游动的海豚扮演海豚的同学说“小鱼”:海豚发出超声波扮演“小鱼”的同学发出回应声:反射回的超声波快速移动和慢速移动:海豚与小鱼的游动速度差别5、游戏结论海豚在水里能够发出一种人耳听不见的声波,声波遇到物体后会反射回来,被海豚的耳朵接收,海豚就能确定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这种方法叫回声定位。6、知识卡物体振动的越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