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_第1页
1/10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_第2页
2/10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_第3页
3/10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核心提示:前言《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分为四个部分:第 1 部分:风险评估第 2 部分:组织措施第 3 部分:物理措施第 4 部分:管理体系本规范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提出。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刖言《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分为四个部分:——第 1 部分:风险评估——第 2 部分:组织措施——第 3 部分:物理措施第 4 部分:管理体系本规范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提出。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第 1 部分:风险评估 RiskAssessment1 范围和目的本规范适用于组织证明其产品的非转基因身份,CCIC-CAS 依据此规范对申请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证书的组织进行审核。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申请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的组织建立、执行并保持 IP 体系,排除并且控制供应链中的转基因成分,以保证所生产的产品符合法规的要求和消费者的需求。*IP 认证规范的本部分规定了对非转基因食品及其原料、非转基因饲料和非转基因种子及其他产品的生产的风险性进行评估以及评价是否符合非转基因产品身份保持认证的条件。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9011:2003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REGULATION(EC)No1829/2003OFTHEEUROPEANPARLIAMENTANDOFTHECOUNCILof22September2003ongeneticallymodifiedfoodandfeedREGULATION(EC)No1830/2003OFTHEEUROPEANPARLIAMENTANDOFTHECOUNCILof22September2003concerningthetraceabilityandlabelingof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andthetraceabilityoffoodandfeedproductsproducedfrom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andamendingDirective2001/18/EC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规范。3.1转基因 GM(GeneticallyModified)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特定生物体(动、植物和微生物等)中,并使其有效表达。3.2转基因生物 GMO(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导入某种基因的植物、动物、微生物。3.3非转基因生物 Non-GMO未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的常规的、天然的植物、动物、微生物。本定义是根据欧盟最新的转基因法规 EC1829/2003 和 EC1830/2003 的要求进行定义的。3.4身份保持 IdentityPreservation(IP)IP 是通过观察、检验、取样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认证技术规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