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自测题】Al 型题1 .引起营养不良最常见的原因是A .早产B .先天畸形C .喂养不当D .慢性腹泻E .长期发热2 .营养不良患儿最早出现的症状是A .体重不增B .皮下脂肪减少C .消瘦D .肌肉松弛E .发育停滞3 .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最先减少的部位是A .面部B .腹部C .躯干D .臀部E .四肢4 .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减的顺序是A .面颊一躯干~腹部~臀部~四肢B .躯干~腹部~臀部~四肢~面颊C .腹部一躯干~臀部~四肢~面颊D .臀部~四肢~面颊~躯干~腹部E .腹部~躯于~四肢~面颊~臀部5 .营养不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 .营养性贫血B.维生素 A 缺乏C.锌缺乏D .感染E.自发性低血糖6 .人体维生素 D 的主要来源是A .植物性食物摄人B.肝脏合成C.肾脏合成D .动物性食物摄入E .紫外线照射皮肤产生7 .佝偻病患儿“O ”型腿主要见于A . 1 ~2 个月小儿B . 3 ~6 个月小儿C . 8 ~9 个月小儿D . 10~12 个月小儿E . 1 岁以上小儿8 .佝偻病患儿护理诊断中“营养失调”的主要依据是A .体重减轻B .身长不增C .骨骼畸形D .肌肉松弛E .血钙、血磷降低9 .预防维生素 D 中毒的关键措施是A .定期测体重B .定期测血钙C .间断应用维生素 DD .按医嘱正确用药E .严密观察中毒症状10 .佝偻病颅骨软化多发的年龄是A . 3 个月以内B . 3~6 个月C . 6~9 个月D . 9~12 个月E . 12 个月以上11 .下列哪项不是佝偻病骨样组织堆积造成的表现A .方颅B .肋串珠C .肋膈沟D .手镯征E .足镯征12. 佝偻病时因骨质软化及隔肌牵拉而出现的骨骼畸形是A .肋骨串珠B .漏斗胸C .鸡胸D .郝氏沟E .脊柱侧弯郝氏沟(Harrison groove),又称肋膈沟,由于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牵拉而内陷形成的一道横沟,卧位时尤其明显。常见于儿童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13 .维生素 D 缺乏的患儿发生手足搐搦的主要原因是A .饮食中缺钙B .甲状旁腺反应迟钝C.尿磷增加D .尿钙增加E .骨骼钙化增加14 .手足搐搦症常见的致死原因是A .惊厥B .手足搐搦C .喉痉挛D .脑水肿E .心搏骤停15 .重度营养不良患儿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应是A . 0.7~0.8cmB 0.5~0.6cmC 0.3~0.4cmD .0.1~0.2cmE .完全消失16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多少称为肥胖A . 5 %B . 10 %C . 15 %D . 20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