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欠薪处置方案背景欠薪是指用人单位未根据约定或法定标准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酬劳或在约定或规定时间内支付劳动者工资酬劳的行为。欠薪现象在中国工人阶级中相当普遍,违法单位通常实行拖延支付、以各种理由拖欠、躲避赔偿等手段,让失去收入的工人们深受困扰。因此,制定一套完整的欠薪处置方案,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欠薪处置方案阶段一:调停和仲裁1. 基本调解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纠纷,首先应当进行基本的调解。企业与员工应该在自治机构、工会或民政等部门进行协商。自治机构或民政等部门可以在出具调解协议的同时,要求企业及相关个人开具一份声明,承诺补缴费用。2. 劳动仲裁调解不成的,劳动仲裁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欠薪问题的方式。劳动仲裁受理部门是各地区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期为 45 天,一般可以解决问题。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程序简单、效率高,只要提交完整的证据材料,一般情况下,可以按时获得公正的裁决。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阶段二:民事诉讼1. 提起诉讼假如企业不同意接受仲裁裁决,或者是受理结果无法满足员工的要求,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提交诉讼材料之前,需要详细梳理有关证据,例如结算单据,合同,证人证言等。根据相关规定,民事诉讼需要缴纳诉讼费,因此劳动者还需要准备诉讼费用。2. 等待审理对于民事诉讼来说,处理时间较长,需要等待法院审理。审理期间很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复杂情况,例如企业撤销、倒闭等情况,这时候需要及时申请冻结被告企业的财产,强制执行判决,追回欠薪。阶段三:刑事诉讼1. 报警假如无法通过民事诉讼追回欠薪,或者企业倒闭、消逝,劳动者可以考虑进入刑事诉讼程序。这时候需要首先报警,由公安机关立案调查。2. 先予执行报警后,民警会到企业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进行取证调查。假如最终确定是侵占被害人的财产,那么警察就会实行先予执行措施,迅速拘留性质人员,对企业进行查封等行政强制措施。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 判决执行经过判决确认的欠薪者,有权向法院申请判决执行,并根据情况进行刑事追诉。法院可以拍卖、变卖被告财产,并将拍卖所得用于补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结语以上是欠薪处置方案的内容,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企业,也应当依法法律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尽力避开发生欠薪问题,给员工带来困扰和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