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留置审查工作方案1. 背景留置审查是指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实行非拘捕措施的一种形式。留置审查的目的是为了查明案件事实,收集证据,维护社会秩序。由于留置审查涉及到公民人身自由的限制,因此其操作必须非常谨慎,严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2. 目的为了法律规范公安机关在留置审查方面的操作,制定本工作方案。3. 适用范围本工作方案适用于公安机关在留置审查方面的操作。4. 操作步骤公安机关在进行留置审查时,需要根据以下步骤进行:4.1 依法立案公安机关应当先对案件立案,明确案件的性质、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和证据等相关情况。4.2 留置审查决定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经过合法程序,作出留置审查决定。决定的内容应当明确留置审查的期限、地点、留置审查的目的、权利和义务等。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3 通知被留置人及其家属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通知被留置人及其家属,告知其留置的时间、地点、期限、权利和义务等,让其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其合法权益。4.4 留置审查监督公安机关在留置审查期间,应当接受上级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及时提交工作报告、调查材料等,并接受监督部门的检查和督促。4.5 留置审查结束留置审查期满后,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向上级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报告留置审查情况,同时及时将留置人员送交检察机关。5. 注意事项5.1 保障被留置人员的权益公安机关在留置审查期间,应当全面保障被留置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得实行限制或剥夺其权利的措施,保证其合法权益。5.2 严格根据法律程序进行公安机关在留置审查期间,应当严格根据法律程序进行,不得在留置审查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5.3 严格保守秘密公安机关在留置审查期间,应当严格保守相关信息的秘密,不得泄露。下载后可任意编辑6. 结束语本工作方案是为了法律规范公安机关在留置审查方面的操作,保证留置审查的公正、公平、合法。在实际操作中,公安机关应当严格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保障被留置人员的合法权益,并及时向上级机关和检察机关汇报留置审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