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的原因及其防治文|李浩然、张钰涵数十年前,“过敏”在中国还是个“时髦”的小众疾病。但今天,很多人身边都会有几个患慢性鼻窦炎、渗出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的朋友。每到春秋季,相约去医院“变态反应科”检查,一比对化验单,罪魁祸首几乎都是因为过敏。或许今天你还吃嘛嘛香,明天红肿的嘴唇就会警告你,以后别再碰鱼虾蛋奶;有人生完孩子后忽然对某种东西过敏;有人到中年后突然被小麦过敏击倒;还有的人对“Wifi”过敏,被迫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对朝夕相处的世界如此敏感?当“舌尖上的诱惑”变成“舌尖上的过敏”,到底是人类自身,还是外部世界出了问题?1 遭受过敏侵袭有多可怕?过敏性疾病是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一旦发作,不仅会席卷五官,遍布皮肤,还可能刺激五脏六腑,引起各种意想不到的不适症状在呼吸道可引起哮喘、过敏性咳嗽;在鼻腔可引起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在眼可引起过敏性结膜炎;在耳可发生分泌性中耳炎;在咽可有过敏性咽炎、过敏性扁桃体炎;在皮肤可有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湿疹、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在消化道可发生过敏性和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在大脑可有多动、抽动,甚者自闭过敏症状多样,过敏原更多,单是被医学文献记载在册的过敏原就有接近 2 万种!其中常见的有 2000-3000 种。它们通过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触等方式使机体产生过敏现象,因此催生了庞大的过敏患者群体。早在 2013 年就有媒体报道指出,中国已有超 1 亿过敏患者,意味着每 13 个中国人中就有 1 人患有过敏性疾病。2016 年的调查这个比率翻了一番,每 5 个中国人中就有 1 人过敏。而一旦过敏,就是个“甩不掉”的大麻烦。目前针对过敏反应的医疗手段大多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治。这意味很少有人能从过敏的“火坑”里跳出来。正如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文利平在《摆脱过敏》中所说:过敏就像牛皮糖果,一旦黏上人就不会轻易离开。其中症状严重的患者,一生都在抵抗一不小心就会触发的生命危险。他们不得不与可自动注射的肾上腺素笔等急救药形影不离。更糟糕的是,能导致严重过敏症状的物质,就时刻“潜伏”在人们身边。从 2000 年至 2014 年的 15 年间,北京协和医院调查了 907 位过敏性休克患者的 1952 次休克发作,发现水果、豆类、坚果等食物,是国人罹患过敏性休克的首要诱因,在全部过敏性休克诱因中占比高达 77%。小麦又是其中的“致敏大户”,占食物诱因的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