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标准格式投资项目管理与投资项目后评价学习心得为了掌握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知识,在公司的安排下我们参加了由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组织,由北京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承办的【投资项目管理与投资项目后评价专题培训班】。由各地的发改委和企业人员的一百多人来参加了学习。此次培训的第一讲由由中国建筑协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杨春宁主讲。一、业主在项目中的主导地位并为社会提供更可持续法杖的优良资产,基本建设中的五个参与主体分别为政府、投资人、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承包人组成,投资人在基本建设五个主体中起着重要作用。1.投资人是项目全过程的参与者,2.投资人是项目“游戏规则”制定者,3.投资人是项目管理水平推动者,以上三个方面决定了业主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也意味着投资人的的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将决定建筑业各参与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决定是否为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优良资产;也决定其投资项目是否顺利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二、项目的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1.项目决策立项包括项目立意启动、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政府备案核准、选址意见书、土地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证、项目融资方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项目产品策划包括以设计优化为主题。功能定位、市场定位、客户定位、业态定位、租售定位、价格定位、标准定位、管理模式定位。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项目的实施策划包括项目管理组织、范围管理文件、项目采购模式、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市政配套工程合同、标书、合同文件准备,施工招标、签订合同,施工前准备、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通过以上学习的知识,简单的了解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流程,知道建设项目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增值,而“可行第1页共4页性报告”中所设定的项目建设工期、成本、质量、安全是实现增值目标的约束条件,在项目建设中最大的失误是决策失误,最大的风险是法律风险,最大的漏洞是管理的漏洞。第二讲是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后评价局苑志杰主讲《投资项目后评价》。项目后评价是指在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项目后评价于19世纪30年代产生在美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广泛地被许多国家和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等双边或多边援助组织用于世界范围的资助活动结果评价中。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规划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对投资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投资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或规划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为被评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项目后评价基本内容包括。项目目标评价、项目实施过程评价、项目效益评价、项目影响评价和项目持续性评价。1、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前提。项目后评价是以项目前期所确定的目标和各方面指标与项目实际实施的结果之间的对比为基础。2、项目后评价的内容有。项目目标评价、项目实施过程评价、项目影响评价、项目持续性评价。3、项目后评价的类型。根据评价时间不同,后评价又可以分为跟踪评价、实施效果评价和影响评价。4、项目后评价的方法。有逻辑框架法、对比法、调查法和专家打分法。5、项目后评价的实施:。项目后评价实行分级管理。中央企业作为投资主体,负责本企业项目后评价的组织和管理;项目业主作为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项目自我总结评价并配合企业具体实施项目后评价。项目业主后评价的主要第2页共4页工作有:完成项目自我总结评价报告;在项目内及时反馈评价信息;向后评价承担机构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配合后评价现场调查以及其他相关事宜。中央企业后评价的主要工作有:制订本企业项目后评价实施细则;对企业投资的重要项目的自我总结评价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筛选后评价项目;制订后评价计划;安排相对独立的项目后评价;总结投资效果和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