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9.(这个是根据本科上课的重点整理的,大家认真复习相信考试没问题的哈,加油吧亲 )肛门直肠疾病★*1 直肠的位置走行:直肠全长 12—14cm,上端约在第三骶椎平面与乙状结肠相接,下端在尾骨尖稍上方与肛管相连,其上下两端狭小,中间部分膨大,膨大部分称为直肠壶腹。直肠沿骶尾骨弯曲前下方下行,与肛管形成了一个近似 90°的角,称肛直角。直肠腔内有 3 个半月板形的皱襞,称为直肠瓣,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粪便的逆行。2 肛门括约肌分为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内括约肌是直肠环肌在下端的增厚部分,围绕肛管的上部,是不随意肌,有协助排便作用。外括约肌分皮下部、浅部和深部。肛管长约 3cm。肛瓣与直肠柱的基底在直肠与肛管交界处形成一条不整齐的交界线,称为齿线。齿线上、下的组织结构明显不同,是临床上的重要标志线。其主要区别如表12—1:齿线上、下解剖的比较部位齿线以上齿线以下组织黏膜皮肤动脉供应直肠上、下动脉肛管动脉静脉回流直肠上静脉丛回直肠下静脉丛流入门静脉回流下腔静脉神经支配植物神经支配,阴部内神经支配无痛觉疼痛敏感淋巴回流腹主动脉周围腹股沟淋巴结或髂内淋巴结或髂外淋巴结*3 肛管直肠环外括约肌的深浅二部围绕直肠纵肌 2 肛门内括约肌并联合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环绕肛管直肠连接处,组成一肌环,称为肛管直肠环,手术时切断该环将引起肛门失禁。4 肛管和直肠周围有五个大间隙:2 个骨盆直肠间隙,2 个坐骨直肠间隙,1 个直肠后间隙①2 个骨盆直肠间隙,位于肛提肌上,腹膜反折以下,直肠的两侧。②1 个直肠后间隙,位于骶骨前面与直肠后方之间,两侧与骨盆直肠间隙以直肠侧韧带相隔,间隙内有骶神经丛和交感神经支以及直肠下动脉及骶中动脉。③2 个坐骨直肠间隙,位于肛管两侧,肛提肌下方,坐骨、闭孔内肌的内侧,间隙内有肛门动脉及神经。在肛管的前方和后方,感染的脓液可以由 1 个坐骨直肠窝至对侧坐骨直肠窝,形成蹄铁型脓肿。5 肛管直肠部位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 4 支动脉:直肠上、下动脉,肛门动脉,骶中动脉。6 肛管和直肠的主要功能是排泄粪便、分泌黏液、吸收水分和部分药物7 肛门直肠疾病的的治病因素常见有风、湿、热、气虚、血虚等。8 肛门直肠疾病常见的症状有便血、肿痛、脱垂、流脓、便秘、分泌物等。9 辨部位肛门病的部位常用膀胱截石位表示,以时钟面的十二等分标记法,将肛门分成 12个部位。会阴部正中称 12 点,骶尾部正中称 6 点,左侧中点称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