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重点

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重点_第1页
1/10
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重点_第2页
2/10
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重点_第3页
3/10
中国教育简史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教育的起源——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法 ] 利 托 尔 诺(CharlsLetourneau,1831-1902)[ 英 ] 沛 西 ·能(ThomasPerey[美]孟禄( PaulMonroe,1869-1947)[ 德 ] 恩 格 斯(FriedrichVon Engels,1820-1895)生物起源说教育起源于生物遗传本能教育起源学说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教育起源于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劳动起源说原始时期教育特点•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均等•以生活经验为主要教育内容•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学习•教育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教育尚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第二章 春秋时期的教育二、私学兴起1.士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新需要(什么是“士”?颜回能“闻一知十”)•士食田(原来占有数量有限的土地)•统治者争相养士•养士之风促进了新的教育形式——私学的兴起。2.私学兴起为百家争鸣开辟园地(1)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2)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在民间(3)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三、私学的特点•经济基础:个体经济•阶级基础:士、农、工、商的联盟•办学机构:已脱离政治机构而独立教育对象:自由受教、惠及平民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孔丘的教育思想二、教育作用论1.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2.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三、教育对象:“有教无类”1.“有教无类”的含义不分贵贱贫富和种类,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四、教育目的——培养志道、弘道的德才兼备的君子1.志道、弘道的德才兼备的君子2.君子品格——三达德•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评价:•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的教育目的观。•这一口号与“任人唯贤”的选士路线相配合,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要求。•中国教育从发展伊始就与政治捆绑在一起,对于教育、科学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五、教学内容:六书《诗》《书》《礼》《乐》《易》《春秋》特点:•重人事,轻鬼神•重文事,轻武事•重政事,轻科技六、教学方法•1.学、思、行结合•(1)学习是求知的途径和唯一手段,并且,学习知识须不断深化。(2)学思结合(3)学以致用,学思行结合,行是学的目的2.启发诱导•教师的启发工作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条件。3.因材施教: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人的性格作出不同教育选择。4.好学、乐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教育简史复习重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