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及其意蕴(4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卢梭的 消极教育 思想及其积极意蕴摘要:“消极教育”思想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消极教育”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体现了一定的积极教育意蕴:“消极教育”思想尊重儿童天性,让儿童率性进展;“消极教育”体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消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自我教育。关键词:卢梭;儿童;消极教育;自我教育“消极教育”思想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是与他的自然教育理论相适应的一种教育理念。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是自然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消极教育”体现为“无为则无不为”的思想和自我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当下的教育实践具有极其深刻的积极意义。一、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的涵义卢梭指出“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它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i正如滕大春先生指出:“所谓消极教育就是不给儿童养成品德,却防止儿童趋于恶邪;不教儿童以知识,防止他们产生对于事物的误解。”ii卢梭根据他对于儿童进展的自然进程的理解,将儿童的发育分为四个时期:出生到两岁半的婴儿期、再到 2—12 岁的儿童期、12—15 的少年期,再到 15—20 岁的青年期,继而明确提出了“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这一“消极教育”思想。“最初几年”指婴儿期和儿童期即从出生到 12 岁;卢梭认为从出生到 12 岁是人生当中最危险的阶段,在这段时间中若不实行摧毁种种错误和恶心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及至以后实行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拔不掉了,因此,他的法则是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早在婴儿时期,卢梭就诚挚地为儿童请命:“我恳求你,慈爱而有先见之明的母亲,因为你善于避开这条大路,而保护这株正在成长的幼苗,使它不受人类的各种舆论的冲击!你要培育这棵幼树,给它浇浇水,使它不至于死亡;它的果实将有一天会使你感到喜悦。趁早给你的孩子的灵魂周围筑起一道围墙,别人可以画出这道围墙的范围,但是你应当给它安上栅栏”。iii然而,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是相对于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来说的,强调儿童时期是理智的睡眠期,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什么也不做。在《爱弥儿》中卢梭认为儿童这一阶段(0——12 岁)的主要任务是:养护儿童的身体,锻炼儿童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