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漫画教案【篇一:初中漫画 教案】课 题: 漫画课 时: 1 课时课 型: 理论课授课对象: 九年级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通过认识和了解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绘制漫画。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体验漫画艺术的魅力,知道漫画艺术根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尝试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漫画肖像。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欣赏自己和他人的漫画作品,交流不同见解知道漫画艺术与我们生活紧密关系,能用正确眼光去分析漫画作品教学重点:学习漫画夸张和变形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抓住特征进行夸张变形。教学方法: 1: 教法:遵循“教法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 2:学法:遵循“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做到学与练的紧密结合。教具准备 : 课件、作画工具、漫画作品等。学具准备:漫画的资料、绘画工具、照片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5 分钟)上课起立形式,清点人数等二:引入新课:(5 分钟)感受漫画的魅力。出现一些人物的漫画像。提问:这个人你们都熟悉吗?你觉得他的画像怎么样?跟平时的画像有什么区别?讲解:这是漫画像,著名演员--葛优。三:讲授新课:(25 分钟)(一):漫画发展史: a:中国早期的漫画: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漫画是最活跃并取得显著成就 。清末民初 中国古代已有以讽刺为目的、具有漫画特点的绘画,但未形成独立的画种。据说,我国绘画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位著名讽刺画家是石恪,四川成都人,生活在五代十国至北宋初年,作有《鬼百戏图》、《钟馗氏图》、《玉皇朝会图》。到清末民初,漫画才作为独立画种迅速发展起来,当时称作讽刺画、寓意画、时画、谐画、笑画或滑稽画。 1925 年 5 月,丰子恺在郑振铎主编的《文学周报》上发表画作,编者冠以‘子恺漫画’的题头,从此开始,‘漫画’一词在中国风行,经久而不衰,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个画种。 b: 外国早期的漫画:(二):漫画的概念:漫画是卡通的一种,它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它还是一种艺术的夸张,夸张与变形突出了人的个性特点。(三):漫画的特点: a:要有令人发笑的功能。 b:具有多种表现方法,如比喻法 对比法和误会法等。 c: 夸张的构思和夸张的造型。(四):漫画的类型: a: 讽刺画:可以讽刺大到国际问题小到生活琐事。 b: 幽默画:可以并不讽刺什么,只要能给读者一种健康快乐就够了;也有的作品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