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作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一、教学目标概述《作物病虫害防治》是高职高专院校农业技术类各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为害作物的农业害虫和引起植物病害等有害生物的识别方法、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及农业生产中常发生的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突出作物病虫害识别诊断、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专业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实训。本着加强应用性、针对性、实用性原则,在作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理论部分,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应用性、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本课程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地位和作用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职业综合素质高,技术应用能力强的农业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农业技术类各专业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从事农作物栽培、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推广及作物种子、农药、化肥、生物制剂生产与经营等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该专业的就业岗位必须具有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技能,《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其技能训练是农业技术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与核心技能的实践环节。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计:全世界作物在收获前受病虫草害造成的损失为 30%〜35%。在美国,病虫造成的损失为 120 多亿美元,其中草害占 42%,虫害占 28%,病害占 27%,线虫占 3%。如新华网哈尔滨 2007 年 9 月 11 日电:黑龙江省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统计表明,由于严重干旱,2007 年 8 月,黑龙江省的鹤岗、佳木斯、牡丹江和齐齐哈尔等地出现了大豆蚜虫和豆类农作物红蜘蛛等为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3 亿元。因此,从以上实例说明,目前,作物病虫草害的危害是严重影响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绿色食品生产与管理及生物技术、园艺和设施农业等农业类各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职业都必须具有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技能。三、知识、能力、态度培养目标(一)知识1. 了解农业昆虫等有害生物的识别方法和植物病害诊断技术;2. 理解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3. 掌握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和作物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技术。7(二)能力《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培养学生具有作物病虫害等有害生物的诊断识别能力、作物病虫害等有害生物发生的预测测报能力、作物病虫害等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能力、农药应用性试验研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