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免疫学1、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2、免疫器官:是控制和担负机体免疫功能的器官,其组成以淋巴组织为主,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结构。3、抗体:由抗原致敏的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并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4、补体:是存在于人和动物正常新鲜血浆中具有酶样活性的一组不耐热的蛋白5、免疫耐受:在某些情况下,抗原也可诱导相应的淋巴细胞克隆对该抗原表现出特异性无应答状态6、抗原: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7、免疫原:在具有免疫应答能力的机体中,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8、抗原决定簇:暴露在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9、半抗原-载体现象:用半抗原-载体复合物免疫动物所引起的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藉以研究半抗原抗体在免疫应答中的机理。载体效应:如只有用原来的半抗原-载体复合物,才能引起再次应答10、佐剂:即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将其与抗原一起注射或预先注射机体,能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11、抗体的多样性:不同的抗体分子能与多种多样的抗原决定簇发生反应,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异样12、单克隆抗体(McAb:是由B淋巴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只识别抗原分子上一种特定的抗原决定簇的纯抗体。13、细胞因子(CK是指一类由机体的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14、攻膜复合体:C9为一种有聚合顷向的糖蛋白,与C5b678结合并进行环状聚合,共同组成1个大分子量15、补体的调理作用:补体裂解产物C3b与细菌或其他颗粒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16、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机体内与排斥反应有关的抗原系统多达几十种,其中能引起强而迅速排斥反应者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其编码基因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17、炎症反应:是一种病理过程,也是机体一种防御和消灭异物的积极方式,它是动物机体对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方式。18、免疫应答(Ir抗原物质进入机体,激发免疫系统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该抗原的过程,19、细胞免疫(CMI:为由T细胞活化而介导的杀细胞作用或免疫炎症反应。20、体液免疫:以B细胞作为主要效应细胞(T细胞也参与辅助,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免疫作用。21、抗原提呈细胞(APC:是指能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并将处理后的抗原肽提呈给T、B淋巴细胞,并使之活化的一类免疫细胞。22、免疫突触:T细胞在免疫识别过程中,TCR-CD3复合体可识别APC提呈的MHC-抗原肽复合物,并且在T细胞与APC之间形成复杂的超分子结构。23、黏膜免疫:是区别于全身免疫的一种局部免疫系统,主是局部黏膜组织及免疫活性细胞在病原体等抗原的刺激下诱导出的免疫应答反应。24、非特异性免疫:机体的屏障结构、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正常组织及体液中的抗菌物质。25、特异性免疫:以抗体作用为中心的体液免疫、以T细胞及淋巴因子为中心的细胞免疫。26、被动免疫:是动物依靠输入其他机体所产生的抗体或细胞因子而产生的免疫力。27、主动免疫:是动物受到某种病原体抗原刺激后,自身所产生的针对抗原的免疫力。28、疫苗:就是指用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生物制品,用于免疫预防。29、生物技术疫苗:是指利用生物技术的分子水平制备的疫苗。30、多价苗:将同一种细菌或病毒的不同血清型混合制成的疫苗.31、联苗:是以两种以上不同的细菌或病毒制成的疫苗,以达到一针防几种疾病的目的。32、超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再次进入机体的抗原作出因过于强烈或不适当而导致组织器官损伤的一类反应。33、克隆忽略:是指自身反应性T、B细胞未能察觉自身抗原的存在:34、凝集现象: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电解质参加下,抗原颗粒相互凝集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35、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性载体的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适宜的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特异性凝集现象。36、沉淀反应:是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在适量的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37、免疫标记技术:是指用荧光素、酶、放射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