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加固与改造心得体会 对于工程加固与改造,在本科期间的学习中有很浅的了解,只是在学习其他专业课时听老师讲过几个工程实例,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进入硕士阶段后,在师兄和导师的推荐下,很有幸能够选修这门课,进行系统的学习。上了这门课,我收获颇多。这些收获不仅仅是课程本身的内容,更重要的是王老师在上课时不断传递给我们的专业领域的信息以及他对我们的告诫。 第一次上课,第一次见到王老师,感觉王老师很严肃,与学生有距离感,但听完第一节课后这些印象一扫而空,王老师不仅与我们没有距离感,而且与我们走得很近。王老师上课很有自己的风格。每堂课必有两句哲理性的话语,每堂课都会从与课堂内容“无关”的“大道理”开始,又以这样的“大道理”结尾,总给人一种演讲的感觉,说是“大道理”但只要细细一想总会深有感触。王老师的课堂氛围很好,他总试图以举手表决的方式让我们每个同学都与他互动,但我们总与他对着干,很多人都保持“中立”,于是便有了每堂课都说的一句话“你们这样下去,我上完课该抑郁了”虽然很多人不举手,但都积极的加入到问题的思考中。王老师讲课非常生动,从来不照本宣科,几乎所有知识点都通过工程实例或巧妙的比喻传授给我们,这样每个知识点都能非常具体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被王老师丰富的工程经验和独到的专业见解所折服。此外,王老师在教授我们“技”的同时,还十分注重我们“德”的养成,时常提醒我们要做一个有追求、有社会责任感的工程师。 作为未来的工程师,我们必须从每一个细节入手,积累专业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架构,形成对专业的理解。这样在未来的工作中才能有自己的专业见解。下面谈谈我在《工程加固与改造》这门课中收获的知识。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逐步深入,必将导致城市可利用资源压缩,城市新建工程发展趋于平缓。由于建筑年代、使用年限、自然灾害、原设计估计不足等诸多因素影响,建筑物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一些建筑物因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特殊性,或因为周边环境的影响及使用功能的转变而成为鸡肋建筑。为了保持文化的延续性和建筑的正常使用功能或改善功能,工程结构加固改造将逐步凸现其重要性。在发达国家,房屋结构的新建与加固改造早已呈现前消后涨的态势。而我国,房屋结构也已开始进入新建和维修改造并重的发展时期,建筑物的鉴定加固已在业界引起高度重视,建设部 1990 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