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语文命题思路 2013 年参加新课标高考的已有 30 个省市:广东、山东、海南、宁夏、江苏、上海、福建、浙江、辽宁、安徽、天津、北京、湖南、黑龙江、陕西、吉林、山西、江西、河南、新疆。参加大纲版高考的河北、湖北、云南、内蒙古、贵州、重庆、四川、甘肃、青海、西藏。新课标高考已基本完成实验阶段,所以高考命题要突出了一个高考延续性和发展性的问题,下面我们主要就近年全国卷试题,做高考命题思路的分析。【命题思路一】试卷结构传统与创新相结合语文高考课标卷是根据《语文考试大纲(新课程标准实验版)》命题的,应符合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它既要保持恢复高考 30 多年以来,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优良传统,也吸取了近几年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精神、新成果,体现了新课标的考试理念,即选择性、多样性和探究能力的考查。有如下几个新的特点: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由两卷构成,第 I 卷阅读题(70 分,占全国 47%),包括“古代诗文阅读”(36 分,占全卷 24%)和“现代文本阅读”(34 分,占全卷 23%)两个板块:“古代诗文阅读”板块包括“文言文阅读”(4 题 19 分)、“古代诗歌阅读”(2 题 11 分)和“名篇名句默写”(1 题 6 分)三个分题;“现代文本阅读”板块包括“现代文(论述类文体)阅读”(3 题 9 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4 题 25 分)”三个分题。第 II 卷表达题(80 分,占全卷 53%),包括“语言文字运用”(20 分,占全卷 13%)和“写作”(60 分,占全卷 40%)。新课标语文高考试题 I、II 两卷是从阅读、写作等测试内容和能力上区分的;在试题编排上,新课标试题体现了“能力立意”的编排思路。这种模式的新课程考卷的特点:在试卷结构上,分为 I 卷(阅读)和 II 卷(表达),这和我们传统试卷的 I 卷(选择题)、II 卷(非选择题)的板块划分方式截然不同。选考内容放在 I 卷(阅读)中,“大阅读”的两篇文章一个是文学类的,一个是实用类的,命题遵循“题组等值”原则,最后一道题都是“探究题”。如新课标试卷:第 I 卷为阅读题,共 70 分,分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两部分。题型上又分必考题和选考题两类。必考题现代文阅读共 34 分,是一则关于《诗经》的文章,3 小题 9 分;这篇阅读材料与考生平时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学生阅读起来,易读、易理解,不会有陌生之感。这篇阅读材料的选择非常符合高中生的知识储备特点,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