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管理—基于市场奖励的管理Madhu Khanna and Wilma Rose Q. Anton企业保护环境的办法已经从被规章条例驱动的被动模式演变为积极主动的方式,即通过自愿管理做法,将环境问题与传统的管理职能结合起来。作为公司决策的一种行为模式,通过 econometrically 假设测试取得影响公司积极进行环境管理的因素。对这些假设进行测试时,使用的样本是标准普尔 500 指数公司的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因素,如环境负债的威胁和符合预期规定的高成本以及生产最终消费品和拥有大量资本产出率给企业带来的市场压力,都在促使这些企业进行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此外,企业外部关于企业转移有毒物质的报道和社会大众对企业内部有毒物质单位排放量的压力都对企业通过创新实现环境管理的实践有重大影响。导论传统上,美国依赖强制性的指挥和环境控制的规章来保护环境质量。这种做法虽然保护了环境,但是也导致了政策框架的僵硬和高昂的成本,并且还会降低长远上改进环境质量的效率。这种认识已经导致越来越多基于市场的手段应用于为企业提供灵活选择用最低成本控制污染的环境保护方式,例如排污许可证制度、存款还款计划和公众的环境信息披露自愿程序。在这些措施中,信息披露的自愿性程序通过非强制性的措施鼓励企业控制污染。监管机构向社会提供的关于产品环境属性和公司环境绩效的信息能触发产品和资本市场的反应和社会的行动,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激励机制,帮助企业改进其环境绩效。美国环保局每年向社会公布的有毒物质排放清单就是信息提供的一个例子。此外,争取让企业在环境自我调节的自愿性项目已经成为美国环保局的一个主要政策工具。1999年,在联邦级别上,这样的项目已经在短短的三年中由 28 项增长到 54 项。这两种做法已经被很多政策分析家看成是对抗性超越“政府推动”的“下一代环境政策”,其依靠企业自身在环境友好政策上的积极努力和社会公众,例如公民和社区的积极参与,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这种自律也体现在“企业主导”的倡议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行业协会接受和采纳。一些企业已经起草了环保计划,通过重新设计产品和工艺防止污染;其他企业通过标准化的环境管理和带有生态环保标签的产品从国际标准化组织申请了ISO140001 系列标准化证书。调查显示,很多企业都有针对性的通过自己混合管理的做法达到环境目标。这些做法包括进行环境内部审计,使企业员工补偿金的一部分取决于他们在环境保护中的表现,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