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之后的艺术流派B现代主义A后现代主义20世纪到二战结束艺术中心为巴黎二战至今艺术中心为纽约野兽主义、表现主义、达达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观念艺术、极简主义、大地艺术、涂鸦艺术、多媒体艺术、行为艺术表现主义20实际出20年代,起于1901年。表现主义,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含义:表现主义在创作上不满足对于客观食物的摩羯,要求表现食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咱是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从广义是哪个说,表现主义可用于强调以色彩及形式要素进行“自我表现”的画家,但其特质的含义,则是基于20世纪初德国的三大艺术运动,即“桥社”、”青骑士“和“新客观派”代表人物及作品:爱德华·蒙克《呐喊》思索尔《1889年基督进入布鲁塞尔》施密特·罗特卢夫《戴眼镜的自画像》等1910年作者:施密特·罗特卢夫规格:84.1x76.2厘米《戴眼镜的人》表现主义Ewvardmunch生命之舞1899-1900年125×191cm表现主义Ewvardmunch玛利亚1893-1994年90×68.5cmEwvardmunch呐喊1893年90.8×73.7cm思索尔诡计多端1890年90.2×149.9cm诺尔德万圣节1909年87×107cmernstludwigkirchner街上的红衣女子1914-1925年125×90.5cmerichheckel熟睡中的佩希施泰因1910年100×74cmWassilyKandinsky无题1910年49.6×64.8cmWassilyKandinsky构成第8号1923年140×210cmFranzMarc黄色的马1912年66×104.5cmAugustMacke有牛和骆驼的风景1914年47×54cmPaulKlee死与火1940年46×44cmPaulKleeR村庄1940年46×44cm野兽派1998-1908野兽派(1898———1908)定义:野兽主义是表现主义的一种,得名于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龙展览,当时,以马蒂斯为首的一批前卫艺术家展于同一层厅的作品,引起轩然大波。有人形象地将这些画称作“一罐颜料掼在公众的面前”。而那位后来创出“立体主义”名称的《吉尔·布拉斯》杂志的记者路易·沃塞尔,则突发灵感地想到了这一恰当也合适的名称。他在那个被刺目的色彩弄得喧嚷不已的展厅中央,发现马尔凯(AlbertMarquet)所作的一件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小型铜像,不由得惊叫起来:“多那太罗被关在了野兽笼中!”(多那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雕塑家)。不久,这一俏皮话便在《吉尔·布拉斯》杂志登出,而“野兽主义”的名称也很快被广泛地认同。翌年当“笼子”里的“野兽”倾巢而出,举行一个接一个惊人的展览时,野兽主义则已是影响巨增,势头高涨了。这一初含讽刺意味的名称,后来也逐渐失去了它的贬义。野兽主义画家弗里茨给野兽主义下的定义是:“通过颜色的交响技巧,达到日光的同样效果。狂热的移写(出发点是受到大自然的感动)在火热的追求中建立起真理的理论。”风格特点:野兽主义继续着后印象主义梵高﹑高更﹑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为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画风不再特别讲究透视和明暗、放弃传统的透视与明暗关系,采用更加平面化的构图、暗面与亮面的强烈对比,纯粹的写实,加入了自己的情感。影响: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们吸收了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在绘画中注意创造一种有别于西方古典绘画的疏﹑简的意境,有明显的写意倾向。作为二十世纪形成的艺术画派之一,该画派在发挥色彩的主观表达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从而跨越了传统艺术标准。野兽派采用平涂的手法,简洁的构图,提倡使用鲜艳的纯色、强调色彩表现力和表达主观个性,画面讲究形式美感,颇具装饰风格,这个色彩理念对现代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代表画家包括:马蒂斯、弗拉曼克、德兰等,他们三人在1905年至1908年之间的创作,均具有野兽派的特质,个性的表现极为勇猛。其中尤以马蒂斯最足以称为野兽派的一代宗匠。他的画多以女人作为主题,影响他最深的就是女性的美,他反复画女人的形体,注意韵律的和谐与优美。《奢侈·静寂·逸乐》和《裸妇》即为其代表名作。此外,马尔凯、卢奥、芒更、卡莫昂、杜菲以及荷兰的唐元等也都是野兽派画家。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HenriMatisse国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