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益(无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2013年7月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结合疫苗MeningococcalMeningitisconjugateVaccin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情况流行性脑脊髓膜炎Meningococcalmeningitis•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和败血症由多种血清群的脑膜炎奈瑟菌引起•全球呈地方性流行主要由A群、B群或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每隔7~14年就会出现一次较大流行;引起儿童和年轻成人发病与死亡。近年来一些国家出现C群引起的流脑爆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Meningococcalmeningitis通过空气或直接接触病人;或健康携带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而传播;没有动物宿主或环境贮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Meningococcalmeningitis•脑膜炎球菌是脑膜炎和爆发性败血症的首要致病菌,是大多数国家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地方性流脑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3~12月龄婴儿罹患率最高。•流脑流行时大龄儿童和年轻成人发病率可会增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Meningococcalmeningitis•若不治疗,大多数流脑和/或败血症病例会死亡•工业化国家流脑病死率通常为5~10%。•2008年全国报告1018例,死亡107例,病死率10.5%会遗留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精神异常、耳聋、瘫痪和痉挛也可出现大面积组织坏死有时还需施行切除手术。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脑膜炎球菌为需氧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有荚膜,一般成对出现(双球菌);•该菌很容易从鼻咽部分泌物中分离,用实验室培养基培养;•根据荚膜多糖的差异目前发现至少有13个血清群,A、B和C群引起的流脑病例约占9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Meningococcalmeningitis•我国曾发生5次全国性流脑大流行:19381949195919671977•1967年春季最为严重发病率高达403/10万,病死率为5.49%,流行范围波及全国城乡•1985年开展大规模流脑A群疫苗接种后,流脑的发病率持续下降;2000年以来发病率一直稳定在0.2/10万左右,未再出现全国性大流行。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指南(试行)2005中国年流脑发病季节分布特征,1994~200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Meningococcalmeningitis•即使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流脑病死率仍然很高(5~15%)•一般来说药物预防措施不足以控制该病WHO立场文件WeeklyEpidemiologicalRecord.No.40,2002应用结合疫苗控制流脑的理由Justificationforvaccinecontrol•脑膜炎球菌是全球细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是唯一能够引起脑膜炎大流行的细菌;•流脑病情进展迅速,即使获得最理想的治疗也常会导致在发病后1天或2天内死亡,或严重的后遗症;•药物可以预防密切接触者发生继发病例,但继发病例只占流脑总病例数的1~2%,因此用药物预防控制地方性或流行性的流脑无作用;•由于5~15%的儿童和年轻成人鼻咽部携带脑膜炎球菌通过服药消除鼻咽部携带来控制流脑实际上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在小而相对封闭的社区;•因此,接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控制流脑唯一的合理措施。WHO立场文件WeeklyEpidemiologicalRecord.No.40,2002应用结合疫苗控制流脑的理由Justificationforvaccinecontrol•流行菌群的变迁,单一的A群疫苗的免疫不能阻断其他流脑菌群的流行。•我国人群中除A群外,其他群流脑抗体水平低下,一旦其他流脑菌群引入,将引起流行。•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下,交往日益频繁,人口流动频度增大,流脑的传播的危险也相应增大。•抗菌素的滥用,流脑菌普遍耐药。应用结合疫苗控制流脑的理由Justificationforvaccinecontrol中国中国CDCCDC对流脑耐药性监测对流脑耐药性监测126126株检测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氯霉素,阿奇霉株检测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氯霉素,阿奇霉素、利福平等素、利福平等99种抗生素敏感,没有发现耐药菌株。种抗生素敏感,没有发现耐药菌株。菌株菌株菌株数菌株数环丙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复方新诺明耐药菌株比例耐药菌株比例((%%))耐药菌株比耐药菌株比例(例(%%))耐药菌株比耐药菌株比例(例(%%))AA群病人菌株群病人菌株262653.853.892.392.323.123.1CC群病人菌株群病人菌株202050.050.085.085.0100.0100.0CC群带菌者菌株群带菌者菌株80800078.678.682.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