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发生炉基本知识问答 一、 填空题: 1、按照操作规程认真操作,严禁炉内 结渣 ,火层 上移 或 下移 。 2、严格控制汽包水位,水位仪显示在 1/2 到 2/3 处,汽包压力在 0.15 到 0.3 MPa 之间。 3、任何时候炉出压力不得 大于 炉底压力,严禁煤气设备在 负压 状态下运行。 4、上段煤气温度控制在 80-120 ℃,下段煤气出口温度在 400-550 ℃范围内,巡检温度在 400-550 ℃之间。 5、任何时候炉出压力不得 大于 炉底压力,如果相对平衡,应打开 炉顶放散阀 。 6、如遇突然停电:迅速打开放散阀 ,关闭煤气总管阀门, 关闭烧咀阀门 。 7、吹扫和置换煤气管道设备设施内的煤气,必须用 蒸汽 、 氮气 、 合格的烟气 ,不允许用 空气 直接置换。 8、压力保持 下段 高, 上段 低操作,空层保持在 1.8-2.0米 范围,灰层在 100-300m m 。 9、随时注意氧化层温度的高低,高了 提高 饱和温度,低了 降低 饱和温度。 10、爆炸三要素: 封闭的容器 , 空气与煤气达到一定比例,遇明火或达到煤气燃烧的温度。 二、 问答题: 1. 二段式煤气发生炉基本工作原理? 煤气发生炉工作原理是以煤为原料生产煤气,供燃气设备使用的装置,固体燃料煤从炉顶部加入,随煤气炉的运行向下移动,在从炉底进入的气化剂(空气、蒸汽)逆流相遇的同时,受炉底高温气体加热,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产生粗煤气。此粗煤气在煤气发生炉中形成几个区域,一般我们称为“层”按照煤气发生炉内气化进行的程序,可以将其分为六层:1 灰渣层、2 氧化层、3 还原层、4 干馏层、5 干燥层、 6空层。 2. 各层次高度及温度以及作用? 灰层高度大约 150-250mm。作用1:预热空气、水蒸气;2:保护炉篦;3:均匀分布气化剂;4:灰层处于最下层,衬垫着其他层次,它以正常与稳定影响其他层次,其温度在400℃左右; (1) 氧化层正常情况下厚度 100-200mm 温度一般保持在1100-1250℃,这决定于原料煤的灰熔点的高低。其主要作用是使空气中的氧气遇碳进行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煤气的热化学反应所需热量靠 此来 维 持。 (2) 还原层一般在200-400mm。作用1: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碳进行吸 热化学反应,产生可燃的CO。2:水蒸气与碳进行吸热化学反应,生成CO 和H2,温度一般保持在800-1100℃ (3) 干馏层,煤炭进入炉内经干燥后,400-550℃温度下析出挥发份及其它干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