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危险场所仪表电器安全(一) 1.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 2.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类、分级、分组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按各自的标准划分爆炸危险区域。 我国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4,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将爆炸性气体环境分为 O 区、1 区和 2区。(与 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一致) 我国将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 Ⅰ类:矿井甲烷 Ⅱ类:爆炸性气体和蒸气 Ⅲ类:爆炸性粉尘和纤维 对于Ⅱ类爆炸性气体和蒸气,按其重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或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可分为A、B和C三级.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表 重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或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分级表 区域 区域定义 0 区 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 区 在正常运行时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 区 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级别 重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mm) 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 ⅡA ≥0.9 >0.8 ⅡB 0.5<MESG<0.9 0.45≤MICR≤0.8 ⅡC ≤0.5 <0.45 注:正常运行是指正常开车、运转、停车,易然物质的装卸,密封容器盖的开闭,安全阀、排放阀以及所有工厂设备都在其设计参数范围内工作的状态。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接引燃温度分为T1~T6 六组。 引燃温度分组表 组 别 引燃温度 t(℃) T1 450<t T2 300<t≤450 T3 200<t≤300 T4 135<t≤200 T5 100<t≤135 T6 85<t≤100 3.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类、分级、分组示例 下面所示的举例表及爆炸性气体、蒸气特性表,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1987 年 12 月 16 日 表 1 爆炸性气体的分类、分级、分组举例表 类 和 级 最大试验 安全间隙 MESG ( 毫米) 最小点燃电流比 MICR 引燃温度(℃)与组别 T1 T2 T3 T4 T5 T6 T>450 450≥T>300 300≥T>200 200≥T>135 135≥T>100 100≥T>85 Ⅰ NESG=1.14 MICR=1.0 甲烷 ⅠA 0.9<MESG<1.14 0.8 < MICR <1.0 乙烷、丙烷、丙酮、苯乙烯、氯乙烯、氨苯、甲苯、苯、氨、甲醇、一氧化碳、乙酸乙酯、乙酸、丙烯腈 丁烷、乙醇、丙烯、丁醇、 乙酸丁 酯、乙酸、乙酸戊酯、乙酸酐 戊烷、己烷庚烷、癸烷、 辛烷、 汽油、 硫化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