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摄影爱好者问答录 摄友: 老师很多片子为表现气氛,刻意拍得很暗,但 ISO 并不低,想请教一下,后期噪点是怎么处理的,使暗部细节能表现得很好? 答: 我的后期真的是非常简单。 1.只在 DPP 内调整色彩反差锐度。我不太会 PHOTOSHOP,但是就降噪而言,DPP 真的做得很好了。 2.要做到准确曝光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噪点,曝光补偿是必用的。 3.只用 RAW 格式拍摄,我们为什么上那么多牛头?就为了提高那么一丁点画质,可是不用RAW,损失的画质远比狗头和牛头之间的差别大。 摄友: 有些片子,比如 300mm 的焦距,1/5000 的快门,为什么要用 400 的感光度?就算是打鸟,1/500 或者 1/1000 的快门应该也够了吧?低一点画质不是更好吗? 答: 拍鸟的时候,鸟飞行的位置是不确定的,尤其是追焦。从这张来看100 的感光度就够了,但是很可能下一张就会不够,但发现不够再调节感光度就太晚了,所以把感光度调整在一个画质能接受的较高的位置,以应对突然的环境光变化。 摄友: 1.老师是如何判断正确曝光的?比如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状态下,是看显示器凭经验?还是看直方图?还是其它什么?再调整+/-补偿? 2. 胶片机摸过,那只不过是用机器留影罢了,根本谈不上摄影更别说认识镜头。对于老镜头如何识别,或者对我们菜鸟穷人来说,淘老镜头有没有意义? 3. 你介绍的那些经验非常有用,比如拍那月光下的大海礁石,用手间断地遮挡来实现曝光平衡。请多多介绍这类经验。 4. 你是如何选镜头的? 答: 第一,老师不敢当,都是普通摄友。大家相互交流而已。对于曝光的准确性,主要还是在机器给出的测光基础上进行曝光补偿。我一般只用光圈优先。补偿多少,主要靠经验了。多拍就行。 第二,很多老镜头都非常不错,这个也算是一种爱好了。比如尼康 35/1.4,105/1.8 在胶片时代都是很好的镜头,在数码机器上用也很不错,但手动对焦比较麻烦,适合不愠不火的人用。有时候,摄影需要一个沉稳的心态,老镜头恰巧能给你带来这个。而象老黑这类的镜头,和现代镜头使用上并无不同,画质优秀价格便宜,何乐不为?况且,对于不想看着器材老是贬值的人来说,老镜头确实是很保值的。当然,这需要你有一定的器材知识。 第三,用一个镜头不可能上手就出好作品,但是出不了作品就否定镜头,这个习惯不好。就算是现代再差的镜头,也比几十年前那些老式相机的镜头出色吧,为什么那些老摄影家就能拍出好作品呢?关键还是自己的审美能力不够,你不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