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膜下滴灌工程所有材料的几点建议 关于膜下滴灌工程所用材料的几点建议 XX 县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点分明,光热条件良好,年平均气温 5.1oc,极端最高气温 38.9oc。XX 县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380mm 左右,近 10 年来年平均降水量在 300mm左右,年蒸发量 1870mm。XX 县区境内共三座水库,其中兴隆水库和胜利水库已干涸多年,仅存的向海水库的水资源只能滋润湿地和发展渔业生产。 XX 县区地下水资源总量为 4.88 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3.878 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已利用量为 1.481 亿立方米,包括工业用水 0.06 亿立方米,城市生活用水 0.18 亿立方米,畜牧业用水 0.06 立方米,农田灌溉用水 1.181 立方米,地下水已利用量占可利用量的 38%,所以干旱缺水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民增收难,粮食增产难,农业发展缓慢。 近些年来,当地农民不靠天吃饭,向水利要效益,他们大胆尝试了地埋管、地面小白龙、涂塑软管等节水模式,引进并大力推广地面喷灌节水灌溉技术,但却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农业快速发展的矛盾。 2010 年,省政府给 XX 县区下达了建设万亩旱田高效节水膜下滴灌示范工程任务,收效显著,在增产幅度和经济效益上实现了历史的突破,彰显了节水、省工、减轻劳动强度、改革耕种方式等不可比拟的优点,与大水漫灌比节水率为 65%,劳动强度仅为大水漫灌的 30%,农作物后期田间管理由难变易。 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农民尝到了膜下滴灌工程给他们带来的甜头的同时,也为此工程的不足之处而感到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覆盖的塑料薄膜不降解。 农民播种时铺设的塑料薄膜,经过一年的风吹日晒,不能完全降解,被风吹的漫山遍野,造成了白色污染,下一年春播前农民还要用耙子将其搂净,否则无法播种。 第二,地表部分的支管和辅管重复使用次数低,造成了严重浪费。地表部分的支管和辅管均为复合 pvc 塑料软管,此管抗老化及抗冻性能极差,稍有不慎就会破损,使下次无法使用。针对上述情况,我提出下列几点建议: 一、政府要加强组织管理,选择有资质、有能力的降解膜厂家,实行政府采购。 二、政府派员到集科研、生产于一体软管生产厂家,说明本地的自然情况,让其有针对性的生产适合本地区能重复使用的支管和辅管。 三、政府派有关业务和管理部门针对膜下滴灌工程组织农民学习,教会他们如何管理。 四、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要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督,及时的为当地农民提供指导。 XX 县区草原打井队 张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