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一、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总体目标,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加快构建具有特色的 5G 产业生态体系,促进新经济发展壮大和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为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奋力开创新时代新局面提供强有力支撑。(二)发展原则创新驱动,市场主导。强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学研用协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促进形成 5G 创新集聚区。系统布局,统筹推进。有序推进网络、应用、平台、产业发展,引导构建差异发展、协同共进、分工合作的产业功能区,加快汇聚 5G 产业核心生态。特色发展,开放共享。发挥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重点领域开展高水平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 5G 产品走出去,共享全球 5G 发展红利。应用重引,产业协同。以典型场景示范应用为切入点,鼓励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以行业示范应用带动 5G 产业链、业务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三)发展目标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5G 产业聚集地为主攻方向,突出抓好"四大主要任务",深入实施"十大重点工程",着力打造"三大产业基地"。到 2022 年,建设成为 5G 网络供给全国领先'行业应用深度融合'核心生态高度汇聚'产业聚集效应凸显的中国 5G 创新名城。一一网络供给全国领先。到 2020 年,实现城区重点区域 5G 网络连续覆盖,在全国率先实现 5G 规模商用。到 2022 年,建设 5G 基站 4 万个以上,实现重点城镇以上 5G 网络全覆盖,建成全国一流精品网络。一一行业应用深度融合。到 2020 年,5G 在重点垂直行业应用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到 2022 年,5G 与垂直行业融合应用的新业态、新模式基本成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接续涌现,形成全国创新应用示范区。一核心生态高度汇聚。到 2020 年,5G 产业创新平台初具规模,产业链形成协同、集聚发展态势。到 2022 年,建成 5 个以上国家及省级 5G 产业创新平台,技术研发能力和产业转化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全国重要的 5G 创新资源聚集地。一一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到 2020 年,本地 5G 优势产业影响力明显提升,关联产业融合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到 2022 年,培育 5G 产业链企业 500 家以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100 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