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课程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口腔材料学实验名称:口腔高分子材料和石膏模型材料的固化实验实验地点:口腔医学院技工室学生姓名:林彦君学号:指导教师:郭永锦实验时间:2015年5月26日【目的和要求】1.熟悉自凝基托树脂、和石膏模型材料在固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物理化学变化,如固化放热、固化时间和固化形态等。2.掌握上述变化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与临床操作方法的关系,为正确使用这些材料打下基础。【实验内容】1.自凝基托树脂的固化实验。2.石膏模型材料的凝固实验。【实验用品】1.实验器械调拌刀、一次性纸杯、小架盘药物天平、温度计2个、铝箔纸、塑糊胶片、有孔大塑料圈(内径40mm.hl5mm,侧面中部开一个可插入温度计的小孔)、无孔大塑料圈(内径40mm.hl5mm)、玻璃板、塑料勺、量筒(l0ml)、玻璃吸管、木垫块(f40mm.b20mm.h8nun)、石膏调拌刀、橡皮碗、量筒(25ml)、不锈钢盘。2.实验材料自凝牙托粉、自凝牙托水、熟石膏、超硬石膏、自来水、凡士林。【实验原理】1.自凝牙托粉与自凝牙托水按比例调和后,牙托粉即在牙托水中溶胀和溶解,同时牙托粉中的BPO(引发剂)与牙托水中的DMT(促进剂)在室温下反应,生成自由基,引发MMA进行聚合反应(参见第二章),故可达到在室温下快速固化制备义齿基托的目的。聚合反应是放热反应,产生的热量加速了尚未固化的MMA的挥发,加之搅拌带人的空气,故容易产生一些微小气泡。在溶胀、溶解和聚合反应的不同时期,材料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最后完全固化。材料从开始调和的湿砂状变成坚硬固体的时间即为固化时间。2.石膏粉和水按比例调和后,发生凝固放热反应,所以石膏凝固时温度明显升高。材料从开始调和起,15分钟左右达到初凝,l小时左右基本凝固,由糊状变成硬质固体,24小时完全凝固,强度很高。【方法和步骤】1.自凝慕托树脂的固化实验将自凝基托材料的粉剂和液剂按2:1准确取量(每个试样取量189粉剂和9ml液剂)后,先把牙托水放入调拌瓷杯中,再加入牙托粉,用调拌刀沿杯壁快速混合均匀,用塑料胶片加盖静置,以进行(1)(2)项实验。(1)固化放热的测定:将有孔大塑料圈的下端磨平,并放在覆有一层塑料胶片的玻璃板上,把包上一层铝箔纸的温度计经侧面的小孔插至塑料圈中央,温度计头部应在塑料圈中心部位,温度计的另一端用木垫块垫成水平状。然后迅速把调和均匀的已呈糊状后期的自凝基托材料充满塑料圈,同时把玻1璃板稍加振动,以尽量除去气泡,表面用调拌刀压平,再覆盖一层塑料胶片。从材料刚调和开始,每1-3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当温度明显上升时应每30秒内记录一次温度,以测定各期温度和最高放热温度以及它们的出现时间,直至温度显示明显下降趋势为止。注意保护温度计,避免它与材料粘断。(2)固化形态的观察和固化时间的测定:在(l)项实验的两个固化放热的测定试样上(从材料开始调和就同步进行本项实验),一边观察温度,一边用调拌刀试探试样表层材料(不能搅动中、下层材料,以避免散热的影响),仔细观察聚合过程中各期的外观现象及其出现时间,认真分析最佳临床操作期和最高放热温度时的现象,写出自己的结论。在观察固化形态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材料的固化时间,从调和开始到调拌刀用4N力压下时不出现压痕的时间即为固化时间(固化前期每隔3分钟,固化后期每隔30秒压一次)。2.石膏模型材料的凝固实验(1)凝固形态观察和凝同时间及凝固放热的测定:熟石膏按混水率(W/P)0.5,即按粉水的质量体积比2:1取量(每个试样取30g粉和15ml水),把水和熟石膏粉顺序放人橡皮碗中.用石膏调拌刀常速调和1分钟,混合均匀后按自凝基托材料的固化放热测定方法操作(使用有孔大塑料圈,下端磨平,涂上凡上林分离剂)。当温度明显上升时,应每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测定各期凝固温度、最高放热温度及其出现时间,同时进行凝固形态观察和凝固时间测定。从粉水调和开始,至材料表面用调拌刀施加3N力时不出现压痕的时间定为凝同时间(初凝后每隔30秒压一次)。本实验同法做2次,不观察加热下的变化情况。用超硬石膏按混水率0.22同法重复上述操作。(2)凝同时间的测定:将熟石膏模型材料按熟石膏凝固时间的条件和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