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原理考试要点(待完善版) 类型: 一:填空(15 分) 二:名词解释(15 分) 5 个 三:简答题(20 分) 4 个 四:计算题(50 分) 4 个 一:填空(15 分)因为老师没给,只说了简单所以不好说(下面的仅供参考) 二:名词解释(15 分) 5 个 16 选5 1、球形度:它是表征球形颗粒的形状与球形颗粒的差异程度, 又称为形状系数。 2、干扰沉降:在流体中,如果流体的分率较高,颗粒之间有显 著的相互作用,容器壁面对颗粒沉降的影响也不 可忽,此种沉降称为干扰沉降。 3、分离因数:将同一颗粒在同一种流体中的离心沉降速度与重 力沉降速度的比称为分离因数。 4、分割颗径:粒级效率正好为50%的颗粒直径,称为分割粒径。 5、深层过滤:是指流体中的固体颗粒被过滤介质内部的空隙拦 截在介质的微孔流道内,固体颗粒不形成滤饼。 6、固体流态化:是指将大量固体颗粒悬浮于流动的流体之中, 并在流体作用下使颗粒作翻滚运动,类似于液 体的沸腾状态。 7、傅里叶定律:内涵为通过等温面的导热速率与温度梯度和传 热面积成正比,即(P136)。 8、热导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通过的热量与温度梯度的比 例系数 9、对流传热系数:在对流传热过程中由牛顿冷却定律定义热流 密度q 与ΔT 成正比。 10、菲克定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单位截面 积的扩散物质流量与该截面处的浓度梯度成正 比,即。 11、漂流因子: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程度,表达式为 P/PBMm。(P212) 12、双膜理论:双模理论基于双模模型,他复杂的的对流传质 过程描述为吸收质以分子扩散形式通过两个串 联的有效膜,认为分子扩散所遇到的阻力等于 实际存在的对流传质阻力,从而大大简化了船 只过程。 13、增强系数:因化学反应使物理吸收的液膜传质系数增大的 倍数,称为增强系数。 14、吸附等温线:用等温条件下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吸附容量 q* 与气相中吸附质分压的关系表示,即: q*=f(p),白哦是 q*与 p 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 吸附等温线。 15、穿透曲线:吸附塔吸附,用吸附时间对固定床流体出口浓 度所作的曲线叫穿透曲线。 16、浓差极化:在反渗透过程中,由于膜的选择性,溶剂从高 压侧穿过膜到低压侧,料液侧膜表面溶质的浓 度高于料液主体浓度,造成由料液侧的膜表面 处与料液主体溶液之间存在浓度梯度,就是所 谓的浓差极化。 三:简答题(20 分) 4 个 1、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