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1 .《文学革命论》(2 0 0 7 年、2 0 1 1 年、2 0 1 2 年): 1 9 1 7 年 2 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陈独秀在文中鲜明地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出了三大主义: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到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立新鲜的立诚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这篇文章的发表,对于文学革命的发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 .双簧戏: 1 9 1 8 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新文学与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复古主义者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却暂时没有人公开出来讲话,于是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在由刘半农写复信予以逐条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引起广泛的社会注意。 3 .湖畔诗社: 1 9 2 2 年 4 月在杭州成立的新诗团体,主要代表诗人是汪静之、应修人、冯雪峰等,出版过诗歌合集《湖畔》《春的歌集》和汪静之的《蕙的风》等,他们写抒情诗,尤其以清新质朴、大胆率真的情诗在白话新诗的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位置,被朱自清成为当时“专心致志作情诗”的诗人。 4 .美文: 又称为小品文,由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进美文这一概念,于1 9 2 1年发表文章《美文》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王统照、傅斯年 胡适等曾撰文应和,冰心 朱自清 郁达夫 俞平伯 徐志摩 周作人自己等一大批作家富有成效的拓荒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美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人们往往以闲话 絮语 谈天来形容其文体特点,充满个性的随意议论,夹叙夹议是其最重要的语体特点。 5 .春柳社: 1 9 0 6 年,留日学生成立于东京的一个综合性文艺团体,因从事演剧活动在中国早期话剧创始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创始人为曾孝谷 李叔同 主要成员有欧阳予倩,陆镜若等,1 9 0 7 年搬演西方话剧《茶花女》又正式公演《黑奴吁天录》,春柳社是我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最早掀起了引进话剧的热潮,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自觉探讨正式由春柳社开始的。 6 .文明戏: 文明戏是春柳社等话剧社团借鉴西方戏剧,,以言语 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而创造的新的戏剧形式,最初人们称之为新剧,辛亥革命爆发后到五四文学革命前夕,新剧因形式新颖和内容贴切现实受到观众的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