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结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探索 》 立项编号 JKY10072 课题负责人 黄艾华 顾梅 所在单位 安徽宿州市二中 宿州市教育局 制 2013 年 11 月 一、结题活动简况 结题时间:2013 年 11 月 地点:宿州市二中 评议专家:宿州市教委教科研专家 参与人员:宿州市二中市级课题立项人员,王伟校长等各位领导 二、结题报告要点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现实的需要 我们对生命教育的关注应该源于一组数据,2009 年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调研结果,中国每年至少有二十五万人死于自杀。15~20 岁的青少年占自杀总人数的 26.64% 。而在现实生活中各地时有学生自杀案例。那么在为这些年轻的生命扼腕叹息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孩子怎么啦?珍贵的生命在他们眼里被视为草芥,这是对自己生命的漠视。另外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校园暴力现象令人震惊。一些少年犯年龄之小、手段之残忍,令人不寒而栗。而他们在犯罪后表现出的冷漠更让人痛心不已。浙江金华的一名高中生,仅因为母亲的几句唠叨,竟向母亲举起了砍刀,杀人后,还藏尸床下,若无其事的去参加学校的期末考试,这是对他人生命的极端漠视。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现象,我们感到生命意识的淡漠,生命意义的迷失已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教会学生如何尊重生命、如何善待生命,生命教育的实施已经迫在眉睫。 (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生命教育已经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纲要》第二章第四节(四)战略主题提出“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新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了三维一体的教育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提出了教育的三个价值向度: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和润泽生命,倡导进行生命化教育 。 而在我国,由于传统教育认识的偏差,家庭,社会,教育机构的价值取向往往偏重于认知教育,而忽略对生命个体存在价值和生命质量的关注,生命教育在中小学出现程序与内容的缺失。很难做到系统化,理论化,更难以有课时的保证。那么我们就想到可以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生命教育。这种教育其实是一种渗透式教育。因为思想政治课本身就属于人文学科,根本目的就是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