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统计学考试总结 第一章 生物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它是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象和试验调查资料的一门学科,属于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 内容:试验设计: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试验设计方案的制定和常用试验设计的方法 统计分析: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特征数的计算、统计推断、方差分析、回归和相关分析、协方差分析等 生物统计学的作用: 1. 提供整理、描述数据资料的科学方法并确定其特征 2. 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3. 提供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 4. 试验设计的原则 相关概念:1.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是具有相同性质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 2.个体:组成总体的基本单元 3.样本:由总体中抽出的若干个体所构成的集合 n>30 大样本; n<30 小样本 4.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数量 5.统计数:描述样本特征的数量 由于总体一般很大,有时候甚至不可能取得,所以总体参数一般不可能计算出来,而采用样本统计数来估计总体的参数 6..效应:由因素而引起试验差异的作用 7. 互作:两个或两个以上处理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效应 生物统计学的研究包括了两个过程: 1. 从总体抽取样本的过程——抽样过程 2. 从样本的统计数到总体参数的过程——统计推断过程 第二章 1 .算术平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和除以观察的个数 平均数(AVERAGE) 特性:(1)样本中各观测值与平均数之差-离均差-的总和等于零 (2)样本中各观测值与其平均数之差平方的总和,比各观测值与任一数值离均差的平方和小,即离均差平方和最小 2 .中位数:将试验或调查资料中所有观测依从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观测值称为以外的任何数值为设xa中位数,以 Md 表示 3.众数:在一个样本的所有观察值中,发生频率最大的一个值称为样本的众数,以 Mo 表示 4.几何平均数:资料中有 n 个观测值,其乘积开 n 次方所得的数值,以 G 表示。 5.极差(全距):样本数据资料中最大观测值与最小观测值的差值 R=max{x1,x2,… ,xn} — mix{x1,x2,… ,xn} 6.样本方差: 总体方差: 用 n-1 代替 n 作,可以避免偏小估计,从而实现样本方差对总体方差的无偏估计 在统计上,自由度(df =n-1 )是指样本内独立而能自由变动的观测值的个数 在计算其他统计数时,如果受到 k 个条件的限制,则其自由度为 n-k 7.样本标准差: 总体标准差: (1)标准差的大小,受多个观测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