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生物颗粒饲料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概述 1、农作物秸秆的开发利用,世界各国很早就进行了探索研究。 ①1933年德国人研究氨化麦秸。 ②1938年苏联采用液氨处理秸秆。 ③上世纪 70年代以后,挪威、英国、丹麦、日本、美国、加拿大、埃及、印度、孟加拉等国秸秆处理技术大量推广,1988年挪威秸秆饲料占总量的 17.3%。 ④1989年,我国农业部将氨化秸秆技术列为农业重点推广的 10项实用技术之一。 ⑤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大力开发秸秆资源的通知》。 ⑥1996年 7月农业部公布《1996-2000年全国秸秆养殖项目发展纲要》。 ⑦1997年 12月秸秆酵制饲料技术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⑧1999年元月科技部副科长邓楠强调,国家“十五”计划中将加速秸秆处理技术的开发与推广。 ⑨1999年 2月 27日,秸秆生化饲料颗粒成型机被授予国家专利。2001年 2月 3日,多功能环模式颗粒饲料机被授予国家专利。2001年 4月,秸秆制单胃动物饲料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 ⑩2001年 3月,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列入国家“十五”重点推广 50项技术第三十七项。 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在生产 5亿多吨粮食的同时,也生产7亿多吨秸秆资源,丰富的秸秆资源是人类尚未充分开发的一个巨大宝藏,我国劳动人民利用秸秆资源饲喂草食动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三千年以前,传统粗放饲养方式,无论是利用还是饲喂效果都非常低下,随着近代我国物理、化学、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尖端的生物技术工程不断运用到秸秆处理工艺中,目前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处理秸秆工艺中,技术、机械、药品分别已获三项国家专利,其中生物工程一项又被国家农业部和国家科技联合下文,号召在全国农区强力推广,秸秆生化饲料二项专利在彭桥镇彭桥村彭保国等三十位养殖户试点,已引起了专家学者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3、随着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呈直线上升,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不断地向生产资料生产厂家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民不再只是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吃讲营养、戴讲美观、派场。因此,对肉类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要求畜牧业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膨胀规模,提高质量。 二、市场预测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类食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到百姓家庭,日消费量在逐步增加,肉食品类在不断升级,消费观念也在改变,这就需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养殖业,以满足市场对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