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3章 数据存储技术基础 随着企业网络规模的不断增大和企业网络应用的频繁,企业信息数据量也越来越多,而且企业对这些数据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目前,数据存储已不再是作为服务器系统的附属功能而存在,已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庞大行业系统,其重要性也日渐提高。 本章将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近线存储; NetApp 的近线存储方案; SAN 方案; NAS 和 SAN 的融合; HP NAS 与 SAN 整合方案; NetApp 统一存储方案。 3.1 数据存储概述 数据存储已经渗透到企业运作的各个领域,企业依靠这些存储的数据进行决策,成为企业信息系统的重中之重。那么到底什么是数据存储,数据存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3.1.1 什么是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就是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通过采取合理、安全、有效的方式将数据保存到某些介质上并能保证有效的访问。总的来讲可以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是数据临时或长期驻留的物理媒介;另一方面,它是保证数据完整安全存放的方式或行为。数据存储就是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向客户提供一套数据存放解决方案。 说到存储介质,实际上它的范围非常广,小到计算机系统中的几百 KB的 ROM芯片,大到上百 GB,甚至 TB级的磁盘阵列系统都可以用来保存数据,又都可以称为存储。可以说存储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存储按照使用的方式和存储规模,又有移动存储设备(比如 U盘、PCMCIA硬盘和外置 USB移动硬盘)和非移动存储设备之分。企业中存储数据的绝大多数设备都是非移动存储设备,如内置磁盘、磁盘阵列、磁带机、磁带库、光盘库等。而数据的存储媒介依据不同用途可以有多种选择,按照存储介质和存储技术划分,主要有磁盘、磁带和光盘等三大类。虽然只读存储的光盘单位容量成本最低,但由于可使用性不强,所以其应用范围远没有磁带和磁盘库。总体来说磁带的单位成本适中,磁盘的最高且存取性能最好。 在存储技术领域,没有惟一的标准。无论何种存储方式,对存储系统而言,其体系架构都基本上是一样的(其实其他设备也差不多),都是由三个层次决定的:主机 I/O 连接、连接数据线和存储设备接口。与其他任何数据通信一样,它同样涉及 I/O 总线、传输控制协议、介质接口和嵌入式控制器四个方面。I/O 总线也就是目前常见的几种,如 PCI、PCI-X等;随着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目前在数据存储中所涉及的传输控制协议就比较多了,几乎是全面覆盖当前所有的主流协议(有的还未正式批准发布),...